北京香山公园旅游餐点生意红火。 董芳忠/摄
10月1日新《旅游法》正式实施,让旅游行业走上更宽广的健康发展之路。然而,在国庆期间的全国许多城市的旅游投诉申诉中,旅游餐饮投诉激增,这凸显了消费者“要玩好还想吃好”的强烈诉求。
国庆餐饮投诉激增
据南京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统计,国庆7天假期全市12315系统共受理967件申诉,比去年同期增长6.6%,其中餐饮和住宿服务成了新的申诉热点。记者从浙江绍兴市工商局12315举报申诉指挥中心获悉,国庆期间餐饮、住宿服务和食品类消费投诉量高居榜首,和去年相比,相关申诉同比上升了42.86%。
福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的统计表明,国庆期间服务类申诉量最大,占比达到申诉总量的35%,服务类的细分类别中,食宿类成为申诉“大户”。上海市工商局国庆期间的申诉统计则显示,有关食品的申诉位列申诉举报数量集中的6大类之一,申诉举报量同比增长31%,食品变质过期、经营者服务不到位和餐具不卫生等成为申诉热点。
绍兴游客反映去餐厅吃饭,店家记错菜,却把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虽然国庆期间客人比较多,但点菜是服务员起码的基本功,怎么能点错菜呢?”游客申诉时如是说。
食品餐饮涉及问题不少
据多地工商部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分析,消费者申诉集中的问题包括食品变质、有异物、商家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此外景区餐饮菜价畸高、饭菜质量差也是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
不少消费者表示,在一些风景区饭店就餐时发现,饭店提供的饭菜“有异味”。许多景区内的餐饮店用餐环境不卫生,经营者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提供的餐具不干净;一些店内的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也不强,对客人所提的服务需求不理不踩。
山东游客反映,有的景区附近饭店的菜价“不合理,高得离谱”,而且部分景区内的餐饮店供应的小米汤是剩的,已变馊变味;当地市场上卖的海鱼每斤50多元,而景区附近的餐饮店卖到近300元。
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国庆期间出游的消费者,发现消费者对景区餐饮的评价普遍不高。“本来玩得挺开心的,但是在食品、餐饮消费时遭遇到的不快和消费陷阱给长假生活带来了一丝阴影。”国庆坐三峡游轮从重庆到宜昌游览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游轮途经点购买的快餐中的肉片明显变质,购买的当地的特色茶叶泡开后饮用的味道还不错,但是花了比正规商店贵两倍的价格,感觉很“受伤”。“往年食品、餐饮服务方面的消费申诉投诉量也不少,现在申诉投诉出现激增情况,涉及的问题预示着餐饮消费正在成为旅游维权的重灾区之一。”资深律师程军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餐饮得分期待走高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除了畅快游玩之外,也期待餐饮服务周到、服务人员热情,食品安全、卫生有保障。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餐饮环节体现出的颇多问题让消费者良好的愿望落空。
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旅游消费体验报告印证了消费者的苦恼。报告显示,在15项旅游体验评分中,“餐饮或食品”评分最低,为73分。
在选择旅行社出游时,60%的受访市民关注参团费用和餐饮、住宿条件。
目前旅游景区已逐步成为食品安全的高风险场所之一,餐饮得分期待走高正在成为消费者的呼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旅游景区食品消费具有流动性大、旅客参与度高、季节性强等特点,同时受地理场所、交通设施等因素影响,部分旅游景区食品及原料采购困难,餐饮用具消毒存在一定隐患。少数旅游景区餐饮设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景区食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景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不高。近年来兴起的农家乐等一些新的旅游餐饮服务经营模式,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确保广大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