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热门专业不好找工作该怪谁
江苏消费网 (2014-10-2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谢正军/图

 

■本报记者 田珍祥

 

●背景

 

日前,教育部公布近两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共15个专业“中枪”。名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整理并公布,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同时公布的还有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近年来被考生和家长视为“香饽饽”的“高大上”专业,有不少都上了榜单。这些曾经时髦专业为何都上了“低就业率榜”?公布榜单有何意义?就业单位对专业以及对毕业生有何需求?为何就业会越来越难?就业率低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办?且看各方说法。

 

公布榜单意在警示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

 

好专业却就业率低,原因在于许多高校开设专业存在误区。很多高校并没有办学实质要件,却为了“抢地盘”而匆忙“上马”热门专业,既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又忽略了市场需求导向,导致部分专业高端人才空缺很大,许多毕业生却难以实现就业。

 

我个人认为,教育部公布榜单的意义不大,因为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是动态发展过程,榜单具有滞后性,无法反映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公布榜单的意义也许更在于警示,提醒高校设立专业不要盲目,提醒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时候,不要片面追求“高大上”。

 

从国外经验看,高校教育发展趋势应分层次,一是研究型,二是实践性。目前,我国偏重“高大上”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却忽视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培养。近来蓝翔技校被大量网友嘲讽戏谑,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上学与就业矛盾的复杂心态。的确,并非上了大学就会有好工作,只有真正掌握一门市场有需求的技能,就业才能真正有保障。

 

就业率低的高校专业,学生应注重在校期间的实习,通过实习了解社会、积累经验,对有关知识查缺补漏。各高校学生实习时间安排,不要放在大四,应该提前至大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习后能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问题。

 

就业率低的专业,如果就业形势不好,大学生毕业后也可以考虑“缓就业”,即继续深造考研、考博,或者考其他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转行。

 

就业率不代表就业质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教育部之所以发布就业率榜单,意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但从公布的榜单来看,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用就业这一指标来评价所有高校和专业,对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并不合适。

 

其次,评价就业情况不能只看就业率数据,还必须包含就业质量因素。由于教育部门公布的是近两年的就业率数据,很可能采用的是初次就业率。一些学校为提高初次就业率,弄虚作假,编造数据,就业率数据用初次就业率并不科学。相对来说,中长期就业率更能客观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第三,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数量,无法反映就业的质量。比如,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称高职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研究生,可是学生和家长并不为之所动,原因是高职就业的行业、岗位、薪酬待遇总体上还是很难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提并论,更不要说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了。

 

最后,一个专业在一国家、一个地区的就业情况不理想,但可能在某个学校是特色专业,简单发布某一专业整体专业就业率低的信息,对其他高校开办新专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可能误导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

 

盲目扩招粗放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龚秀全

 

高校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平衡师生比例、控制专业规模等问题,而不应该不顾师资力量,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我认为教育部公布这个榜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高校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警示和指导作用。上榜的专业往往是热门专业,而热门专业就业率低往往不是因为人才市场需求不足,而是因为大学培养方式太粗放,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一些不具有开设相关专业条件和资质的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也开设一些所谓热门专业,并且大规模招生,根本没有考虑生源质量和学生未来就业问题。举个例子,据我了解,某高校的一个专业只有4个专业老师,但却招了几百个学生。不用说,其教学质量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可能也是部分专业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绝不能说这是人才市场的错,为了长远发展,用人单位当然愿意选择学历更高、专业素质更高的毕业生。

 

当然,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就业率高的专业也许4年之后就业率又会降低,而现在就业率低的专业4年后的就业率又可能会上升。因此,控制专业增长并非理性做法,更重要的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专业其实不重要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志辽

 

低就业率专业榜单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如部分高校设置专业前没有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专业社会需求量也没有进行科学评估。

 

一些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布此类榜单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有积极的作用。

 

当下,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深刻思考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究竟是把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还是仅仅强调一个方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从教育宗旨的角度来讲,学生读大学的目的本不应该是找工作,而现在却往往成了唯一诉求,这显然与教育的宗旨有偏差。读大学应该是追求能力、品德修养的提升,选择哪个专业其实并不是太重要,专业的培养不应该仅仅是为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向的狭隘的所谓“对口”就业。

 

我认为,一个本科毕业生在大学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不超过大学毕业应该获得的知识总量的30%,其余的则是通过社会实践、阅读和其他途径来获得。

 

选专业不能仅为就业

■首都师范大学影视文学专业学生 张旭

 

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往往都非常关心两个问题:哪些是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如何?我觉得,别人给出的回答只能用来参考,世界变化日新月异,4年之后结果如何谁都不能给出完全准确的判断。

 

从教育部公布的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来看,结果或许让许多家长和大学生有些惊讶,近年来受推崇的一些专业都上了这份榜单。这些日子,那些专业的大学生们看了这个榜单或许心里总会有些许焦虑吧。

 

其实也好理解,热门专业学的人多了,供过于求,就业率自然也就会降低。打个比方,就说公布的这些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如果学生在填报专业时都绕道而行,选择其他专业,那么几年后,这些就业率低专业的就业率不就又会提高吗?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来,我想对那些准备上大学的高中学生说,如果只是根据就业率来而选择大学专业,上了大学后的学习过程就会很痛苦,也不可能学得很扎实。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将专业知识学透、学精,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竞争力,才不会“毕业就失业”。

 

微话集锦

 

@我是安瓜蜜:哎,真的感觉为什么我们植物保护专业考研率这么高,原来本科毕业除了销售什么都干不了!

 

@野草和巴呆:看了低就业率榜单,早知道就去学挖掘机了,那么问题来了,学挖掘机技术到底哪家强?

 

@豆浆和牛奶y:我的专业榜上赫赫有名,难道我还没有就业就要失业了么?哼哼。

 

@领峰:旅游管理等15个专业榜上“有名”,你学的是什么专业?躺枪了没?我怎么脑海里突然冒出蓝翔百分之百就业广告语,看来蓝翔值得拥有!

 

@海里鱼:念了就业率低的专业啊,焦虑!但我觉得专业不能完全决定职业走向吧。

 

@鹤影2012:15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较低,我就是就业“困难户”。不过我觉得好像没那么严重,听说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们就业率都还不错。

 

@柴乐: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曾经的热门的而且仍旧拥有大量在校生的专业,真的是有点让人心寒了。或许我们只能选择继续学习,出国留学,然后转圈再回来,你懂的,当海龟。

 

@Attack_on:没想到,昨天考试第一道题就是围绕这15个专业就业率低写评论,就业率低,这其实并不是大学之过,更不是专业之过。

 

@婷婷的兔兔黄金典藏版:大学选专业血的教训:千万不要选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专业,尤其是去了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时。

 

@渐走:这几天这是怎么了,先是报告就业率低的专业,让学生们对未来产生迷茫,现在是报告行业,让工作者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这个社会,或许会有许多缺憾,但是请不要故意把这个缺憾给放大,在这些不如意的后面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有时候梦想也许会与我们错过。但是,至少给孩子们一个敢想的机会。(田珍祥整理)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