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视界 » 旅游视点 >> 正文

旅游视点

中山陵陵寝已完成修复 今起正常开放
江苏消费网 (2011-06-24) 来源:现代快报
阅读:

  经历了为期20天的文物维护保养之后,中山陵陵寝今天早上8:30将恢复对游客正常开放。

  昨天下午,记者先行探访发现,除了觉得祭堂和墓室里面比以前更加明亮整洁了,其他好像没什么变化。原来,此次维护保养,要的就是“修旧如旧”。南博专家像修复古董瓷器一样,精心地将浮雕损坏部分一一修复好,又用特别的工艺进行了做旧处理。

  □快报记者 孙兰兰

  补个鼻子得花7天时间

  6月1日至6月20日,中山陵关闭中山陵“天下为公”陵门,对陵门、碑亭内部、石台阶及两侧栏杆、祭堂、墓室等文物本体实施了维护保养。这也是中山陵建陵80多年来,进行的规模较大的一次室内文物维护保养工程。

  “你看,这幅浮雕上的孙中山,原先头部大约有五分之二都损坏了;旁边那幅,帽檐坏了。”昨天下午,在中山陵陵寝祭堂里,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万俐指着孙中山坐像告诉记者,坐像本来是完好的,但基座6幅浮雕多多少少都有些破损,那是文革破“四旧”留下的伤痕,不少人物的鼻子都没了。

  南博专家们这一次是像修复古瓷器一样,来对待这些雕像的修复工作。其中有两名,正是修复元青花的高手。以修补一个指甲大小的鼻子为例,他们首先要对雕像表面进行清洗,去除灰尘以及以前残留的物质,这需要一天时间;第二天就是修补;第三天第四天,雕刻;之后,还得花整整3天的时间,用氟碳树脂做涂附工艺,也就是做旧处理。整个过程,需要7天时间。现场每天都有八九位专家在忙碌,这才在短短20天时间里,将所有损坏部位修补到位。

  记者了解到,雕像的原材料是天然汉白玉,而修补材料用的是人造汉白玉,其实就是一种树脂,并非石头。但在外观、硬度、抗老化能力等方面,都与天然汉白玉差不多。而施工则要方便多了,还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花纹。和天然汉白玉相比,它只有两个缺点,一是比重轻,二是不透光,但这两点都丝毫不会影响到修补效果。

  由于经过了做旧处理,以游客观看的距离,根本看不出来修补的痕迹,新补的部分也泛着淡淡的黄色,仿佛颇有年头了。只有贴近了,再用手摸摸,才能发现细不可见的缝。

  以前修的败笔也抹去了

  墓室正中央,是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卧像。以前,这尊像的右肩上有一块黑斑,不少细心的游客曾经向中山陵园管理局反映过这个问题。

  “大家以为那是脏东西,其实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修补的痕迹,当时技术不行,比较粗糙,就留下了难看的印记。”中山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次,南博专家对以前修补的“败笔”也进行了修正。现在,这块黑斑已经消失。

  记者还发现,室内变得明亮干净了许多。顶部马赛克、天窗等都已进行了除尘清污,“顶部彩绘部分,我们搭了15米高的脚手架,依次用干、湿纯棉毛巾擦干净,然后再用白色水蜡抛光。”

  同时,为了达到最佳景观效果,此次维护保养过程中,还进行了大量植被补植工作。在墓道两侧更换八角金盘,新栽4万多株洒金桃叶珊瑚,地面栽植了麦冬、吉祥草等地被达2000多平方米。在“天下为公”西侧,翻整地面土壤,补植了十大功劳1000株、龙柏球400株。

  还有部分台阶得慢慢修

  石阶也是此次维护保养的重点。专家介绍,从广场到祭堂,共有392级石阶,80余年风雨侵蚀,使得部分地段的台阶沉降明显。这一次,也是采用老工艺,使用老石灰粉、桐油、麻丝等调配的黏合剂对石阶间的接缝处进行了勾缝处理,对两处沉降严重的石阶段,移开全部上层台阶,浇灌砼砂浆,重新构筑基础,而后还原台阶石。

  但记者在途中也发现,一些台阶破损的地方并没有修补。

  工作人员介绍,这属于“外伤”,不影响台阶的健康,以前用混凝土补过,很难看,对文物反而是破坏。因此一些小伤,暂时就不补了,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破损处,将去寻找和台阶同样的石材,磨成石粉,然后再来修补。

  这个修补过程,需要时间更长,但不影响游客参观祭堂和墓室,因此打算安排慢慢做,首要任务就是去找石材。此外,碑亭外西侧加装两套排水管道,解决了雨天局部地方积水的问题。

 

  心痛

  大量口香糖污渍除不掉

  然而,维护保养之后的中山陵,地面上依然有很多口香糖留下的黑渍,特别是在陵寝墓道的白石板上,一块块顽固的小黑块,显得特别扎眼,让人心痛不已。这一次维护保养,40多名中山陵园管理局的青年工作者,手拿铁铲、钢刷等工具,特意来到陵寝墓道上清理口香糖污渍。“要一铲二刷三蘸水。”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清理动作还得掌握好力度,不能过重,否则会破坏地面。然而即使费这么大劲,还是不能完全将口香糖清理干净,清理后还会留下难看的印记。

  管理方表示,中山陵陵寝此次维护保养后,希望广大游客遵守景区管理规定,维护公共文明。据了解,从今天起,陵寝将恢复正常对外开放,除每周一闭馆保养之外,其余时间,每天8:30~17:00开放。

  总统府孙中山“临办”旧址首次大动手术进行修缮

  南京总统府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办公室已悄然屹立100多年,只是如今“病体缠身”,基础下沉,墙体开裂,屋顶漏雨,长期遭受白蚁啃食……对此,专家们将对这座百年建筑实施“大手术”。昨天,总统府(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卫介绍,这是百年来对这处民国建筑实施的最大一次手术,预计8月底能修缮完毕。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大总统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址黄色的墙面,透着一股欧味。王卫说,这座建筑有100多岁了,它是1909年晚清两江总督端方赴欧洲访问后,回来仿造的欧式洋房。1910年,这座洋房建成,但端方并没有使用,因为他已经受命去四川镇压革命党了。“末任两江总督张人骏用了一段时间,因为在总督署西侧的西花园,又称西花厅。”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当时说,不花一分钱建办公室,于是就利用了这个西花厅做自己的办公室,内部格局也没怎么改。”王卫说,当时,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就在这进行的。1月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

  百年建筑“病”得不轻

  2002年,南京总统府内建筑经历了一次大修,但那一次,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并不在列。

  近些年,这个外观看起来很“精神”、其实内部已经伤痕累累的“临办”病症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出现了结构上的问题。”王卫说,今年,他们邀请权威部门对这个百年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发现结构承重的地方有裂缝,最粗的裂缝可以放得进一个手指。而且墙体还发生错位,“临办”室内有一个壁炉,本来应该在一个水平线上,但现在看上去却是倾斜的,为何?因为壁炉右边已经脱离水平位置4厘米左右了。 “以前的墙基既不深也不牢,地面的黏合材料也没有想象中的好,都是泥拌草糊的。”

  “一开始修缮还没发现屋顶漏雨,本来只是一个加固手术,但前几天的连续大雨,发现屋内漏雨严重。”总统府一位负责人说。

  王卫说,问题还不仅这些,除了基础沉降、屋顶漏雨外,很多木料都腐烂了,还没有抗震设施,长期遭受白蚁的侵蚀,“问题真的很多很多。”

  不破坏原貌,首次大动手术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址正在加固修缮,方案是报江苏省文物局批准的。”王卫说,他们专门邀请了东南大学建筑专家、文物专家们进行会诊把脉。“修缮的原则是修旧如旧,是一次很大的加固手术。”王卫说,对于基础沉降,现在的法子是用钢筋水泥来加固;而开裂墙体,则用钢丝网加固;抗震设施则是在梁柱等方面加一些设备。至于门窗,还是用旧的,几乎不动;而腐烂的材料需要换下,为了寻找同样的老材料,派专人到苏州、上海的旧货市场去“淘宝”。“用什么样的瓦也大有讲究,解放后,我们曾经把小瓦改成了大瓦,为了让它恢复原貌,这次依然采用小黑瓦。”

  王卫说,这轮“大手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有工程。就墙面而言,原本墙上纹路已模糊了,这次也要出新。“这次工程争取能在8月底完工。完工之后,会让游客感觉就像回到了百年前。”

 

  秘书处也将对外开放

  据了解,除了对“临办”加固修缮,这里的环境也将进行整治。首先,要加一尊孙中山铜像。“这个铜像是一尊坐像,他微笑着坐在椅子上,很慈祥地看着四方游客。”

  其次,孙中山临办旧址前原来有一个秘书处,这次也将在内部修缮后对外展出。王卫说,秘书处过去一直被当成是一个通道楼,上世纪70年代被出租,还曾经做过茶社。今年年初,茶社已经被清退,将来里面要做一些历史场景的复原,对外展出。

  加固维修、环境整治的同时,紧靠孙中山办公室后面的两栋楼里正在紧张布置新展览。总统府展研部部长刘刚说,新展名字叫《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介绍孙中山在总统府的92天。“南京是当时临时大总统府所在地,孙中山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92天,是众多纪念地中最值得纪念和宣传的地方。”新展分为6个部分,也会尽可能多地推出当前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