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国联网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单位信息管理系统,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并将“黑名单”公之于众。让“持刀加价”者不仅得不好处,还要付出“处处受限”的代价,还患者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不至于躺到手术台上沦为“待宰的羔羊”。
■吴学安
近日,江苏徐州沛县一名患者家属向当地12345反映,其父亲在江苏徐州沛县中医院手术途中,医生以“会诊金”的名义向患者家属索要了1.1万元,且必须使用现金。投诉后的当天中午,医院便退还了上述款项,并随后解释说,1.1万元费用并非“红包”,实际包含了会诊金、耗材费和设备折旧费3项费用,但院方未能提供此次会诊的相应手续凭证。(据4月17日澎湃新闻报道)
手术进行到一半,突然要求加价,这样的荒唐事并非孤例。此前有媒体报道,河北唐山一男子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添加了一位“美女医生”,被推荐在唐山一家名为“唐山现代医院”的民营医院做包皮环切手术,原本手术费用仅约800元,但在手术过程中,该院医生称其还有3处囊肿,又额外添加治疗项目,共计收费8万多元。
尽管手术存在着不可预测的风险,术中发现之前未能查出的病情也有可能,但大多数被曝光的“术中加价”事例并非是医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着想,而是为了攫取不当利益。“术中加价”的惯用手法是先以低廉的价格、虚假的宣传诱导患者就医,继而在手术过程中加项加钱,那时候,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只能束手就范。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更难脱违法之嫌。对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任何医生、医院都应心存敬畏。毕竟,患者已经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托付医生,这份信任不容辜负。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不良医院利用信息不对称欺瞒患者,是对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严重侵害。
面对“术中加价”的乱象,除了谴责个别医生、医院医德败坏,也应反思监管整顿是否到位。笔者认为,除要求相关医院退还多收的费用、予以罚款外,对情节严重的,不妨责令其停止营业,并将涉事人员涉嫌诈骗、敲诈勒索等行为诉诸法律。同时,可以建立全国联网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单位信息管理系统,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并将“黑名单”公之于众。让“持刀加价”者不仅得不到好处,还要付出“处处受限”的代价,让患者不至于一躺到手术台上就沦为“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