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出发,杜绝护士“没耐心”,既需要护士“用心”,更需要制度“走心”。就当前的现实而言,既需要医护人员“走心”,更需要制度“走心”。真正做到了倾听民声、回应民意、安抚民心,大的环境形成了,护士“耐心”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乔杉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国三级医院的各个病房都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60%病房的地市级医院的比例不低于80%,县级医院不低于40%。同时,有条件的医院要积极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非住院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012年3月29日 《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重建医患关系,请从细节做起》。这篇文章讲的医患关系,其实谈的几乎全是护士。其中谈到了 “在一家开在厦门的台湾医院所看到的细节”,比如说,每次点滴,护士都当你面进行配置;B超做完后,居然是护士帮我擦掉那些黏糊糊的润滑剂;给老人家量血压卷起的袖子,护士一定会帮他再放下来;住院如需要到其他区域做检查,护士会帮你联系并陪同你到检查科室,完毕后再护送你回来……其实这些都可以用“耐心”来形容。
看到了这篇文章,某地主要领导批示医疗机构学习,某地医疗机构推出了《感动患者服务细节50条》,涉及门诊、检查、住院、出院等方方面面。其实这些都是比较小的细节,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原因有两点,一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二是“四分医技、六分态度”,护士态度在医患关系中举足轻重。医患和谐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不仅受到医疗技术和医疗费用的影响,也受到医疗服务的影响。护士多一点耐心,患者多一点舒心;反之,护士“没耐心”,患者就“堵心”。
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一通灵”——发一个通知就会解决所有问题,护士“耐心”也不存在“一通灵”。在这样的背景下,两部门发通知要求杜绝护士“没耐心”现象,虽然有着现实针对性,但也面临着现实挑战性。要想杜绝护士“没耐心”,先要回答护士“耐心”都去哪儿了?
现实中,一些护士之所以没耐心,一是医德有问题,不讲把患者当亲人,连把患者当服务对象都做不到;二是工作量太大,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而耐心是需要时间和精力保证的,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内部机制不合理,在体系内部得不到尊重,在整个链条中居于下游位置;四是医患不和谐,得不到患者理解,不如“破罐子破摔”。
从问题出发,杜绝护士“没耐心”,既需要护士“用心”,更需要制度“走心”。其中制度“走心”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妨作一个想象,如果在现实中,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投入大大增加,“以药养医”不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不再存在,大处方和红包不再存在——医患关系会大大改进;从体系内部讲,没有“重医轻护”,护士的地位和权益得到尊重,能够实现有尊严的劳动——职业荣誉感会大大提升,护士的“耐心”还会成为稀缺品吗?由此进入良性循环,护士的“耐心”自然会水涨船高。
有人讲,这是一个需要“走心”的时代。就当前的现实而言,既需要医护人员“走心”,更需要制度“走心”。真正做到了倾听民声、回应民意、安抚民心,大的环境形成了,护士“耐心”自然不是问题。
●链接
保险行业消费者投诉焦点
定损不公 夸大收益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2015)》,这也是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发布的首部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
白皮书从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强力整治突出问题、切实做好投诉调处、严查各类侵权行为等7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情况。
白皮书显示,2014年,我国各级保险监管机关共接受处理保险消费有效投诉事项2.9万余个,其中对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19%,涉及保险合同争议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80.37%。
从投诉反映的问题来看,财产保险主要集中在对定损价格不满意、对理赔时效不满意及对拒赔原因不认可等;人身保险主要集中在销售人员夸大产品收益、混淆保险与银行理财储蓄概念、隐瞒免责条款、退保损失过高、保险金给付数额争议等。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保监会共清理各类财产保险未决赔案734.89万件,涉及金额950.99亿元。全行业共清理两年以内人寿保险失效保单578万件,涉及金额229亿元。
统计还显示,去年保监部门开展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事项的现场检查4601次,处罚机构156家,处罚高管人员101人,罚款1401万元,监管谈话348次。
(聂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