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0日讯(记者 肖辛)去年以来,苏州质监部门对全市上百家卖场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带包装商品开展计量专项抽查,发现一些商品被悄悄“瘦了身”。昨天,苏州质监部门发布消费提醒,教你防范日常消费中可能遭遇的短斤缺两问题。
记者从苏州市质监局计量处了解到,去年以来的监督检查共涉及大米、面粉、乳制品、小食品、炒货、饮料、粽子、月饼、食用植物油、酒等食品,油漆、涂料、电线电缆、汽车用润滑油、洗衣粉等消费品,以及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4类农用物资;共检查各类定量包装商品1490个批次,检验1402个批次,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5.4%。不合格问题主要为实际净含量与标注净含量存在差异,超过了检验规则允许的短缺量。同时,质监部门多次开展餐饮饭店和大型超市的水产品、肉制品、禽类制品等3类包装商品的监督检查,276个批次受检产品合格率为95.8%。
针对短斤缺两问题,苏州质监部门提醒,大家务必要留意商家用于交易结算的电子秤等计量器具,要查看用于称量的设备是否经过强制检定并贴有检定合格标识,检定合格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在集贸市场购买肉类、蔬菜时,市民可以通过市场提供的公平秤进行复秤,对鱼类等水产品应在宰杀前就复秤。
质监人员介绍,市民如果怀疑电子秤不准,可将手机、钥匙串等物品预先用检定合格、准确度较高的电子秤称重,记下数值,就能随时验证秤准不准了。
对于定量包装商品,应留意商品包装是否有净含量标识、实际净含量是否与标注净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质监人员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管理完善的超市和商家消费,这些地方使用的计量器具相对路边流动摊贩更有保障。当消费者发现商家存在计量问题时,要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及时向市场管理方反映,或拨打12365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