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这个国庆黄金周,会发现一些“异景”,有些“异景”已经清晰显现,有些只是初现端倪。关注并研究这些“异景”,才能让将来的黄金周更令人满意。
■毛建国
国庆黄金周结束了,仅用“堵挤脏乱”来形容,其实并不客观。痛并快乐着,才是“黄金粥”的真实色彩。特别是在这些色彩中,还存在几个以前可能忽视的,或者现在刚刚出现的“异景”。这些异景折射着某些新变化,假以时日,“异景”很可能成为常景。
首先是“不游的人”。在黄金周的公共议题里,旅游似是唯一话题,但如果我们把视线从高速和景区移开,会发现有许多人其实并不曾去旅游。当然,每年都有不去旅游的人,而且迄今仍有不少人从来没旅游过。这里讲的“不游的人”,并非没钱没时间,相反,他们有很好的工作,有优雅的情趣。之所以不去旅游,是因为有着 “惨痛的教训”,被“黄金粥”吓怕了,宁愿“围着家门转”,也不愿意“花钱买罪受”。
这种“不游的人”,过去也有,只是今年特别多。放眼未来,恐怕会越来越多。这种变化,很容易被贴上时代进步的标签。诚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带薪休假有关,他们将旅游放在了平时。但要看到,它的出现更多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些“不游的人”,城市又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在文化工程的打造和营造上,有没有让这些留在城市里的人,感受到又一种假日的快乐?在推动带薪休假上,有没有拿出更实在的举措?
其次是“不热的景”。一提到热门景区,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山人海。许多景区确是这样,一些游客在朋友圈贴出照片即是明证。但同样被朋友圈证明的是,今年国庆黄金周,一些热门景区竟然遇到了凄风冷雨。比如,10月1日当天,九寨沟首日进沟人次8000多人,部分旅行社接待人数勉强凑够100人,景区客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而据峨眉山景区统计,当天只有10200人次进山游玩,跟同期相比减少了46%,房间预订还不到60%。
对于这一现象,主流分析是“假日游玩日趋理性和成熟”,很多人“不愿意在热门时间凑热闹,可能选择错峰出行”。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再看看当天其他一些景区的爆棚,这种分析恐怕就很难有说服力了。事实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信息服务不足有很大关系。如果有关方面特别是景区,给游客提供了适时有效的信息服务,“热门不热冷门不冷”的现象还会这么突出吗?在旅游管理服务上,我们还有很大的不足。有必要反思的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先进理念,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手段,提供什么样的先进服务?
第三种“异景”是“不红的商品”。在旅游全链条中,购物是一个重要组成。不同的景区,文化资源不同,景区售卖的商品应该有着极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性。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显示,“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在“不一样的景区一样的商品”背后,既可以看到文化创新的“短板”,也可以看到旅游发展思路的“短路”。这说明,一些景区虽然转型发展喊了很多年,但还处于门票依赖的初级阶段,在推动旅游转型、景区转型上的认识和动作上,做得远远不够。
仔细盘点这个国庆黄金周,还会发现其他一些“异景”,有些已经清晰显现,有些只是初现端倪。以发展的眼光,这些“异景”折射着新需求新变化,很有可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到来。关注并研究这些“异景”,才能让将来的黄金周更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