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移动还是微信,相比“谁是垄断”的争辩,更重要的应该是找准服务软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别忘了,在市场经济中,谁能赢得更多的市场,还是消费者说了算
■成慧
“80%的短信都用微信替代了,手机上网越来越频繁,流量总是不够用。”前不久,朋友小吴把用了3年的校园套餐换成了上网套餐,暂时不再为节省流量犯愁了。
像小吴一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微信、Line等第三方软件取代了短信,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软件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其中,微信因其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呈“一家独大”局面。在日前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中国移动公司副总裁李正茂和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就移动和微信谁“垄断”的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移动运营商与微信的竞争又一次引发关注。
有人说,我国对电信市场实行特许经营,移动、联通和电信三足鼎立,是一种行政垄断。有人认为,微信拥有4亿用户,市场占有率较高,实际处于垄断地位。
尽管关于移动和微信的垄断之争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移动和微信提供的服务在各自市场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不过,在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换代,消费需求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一时的优势地位并不能一劳永逸。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还要看能否把握住消费风向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微信的成功在于用优质服务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组群讨论、语音聊天、扫一扫就能看二维码、上班族还能用网页版……微信能在米聊、陌陌等众多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靠的正是优质服务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尽管微信版本不断升级,功能也围绕用户体验而进行更新,但前不久,即时通信工具“易信”上线当天,微信出现今年第二次大范围登录故障,给用户带来不少影响,部分用户更是选择下载易信进行聊天。如今,各式各样的即时通讯工具正使出十八般武艺吸引用户,如果微信提供的服务跟不上,不能契合消费者使用需求,也许明天就会被其他物美价廉、服务优质的同类软件所取代。
对移动来说,服务同样是赢得市场的重要一环。客观地看,由于传统电信市场实行行政许可,移动作为三巨头之一,似乎不用花多大力气改进服务。不过,移动虽然占据着传统电信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但近年来联通和电信也在想方设法争取客户,不断挤占其份额。如果移动的服务让用户感到不便,消费者完全可以转向联通或者电信。
况且,移动所在传统电信市场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市场,除了联通和电信外,移动还有不少潜在竞争者。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电信通道提供的业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替代品,比如像微信这样的第三方软件,即使没有获得传统电信市场进入许可,也一样能渗透到短信、彩信等业务中来,甚至替代移动的部分传统业务。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提供的服务时,还常常面临上网资费高、不知情套餐订阅、短信发送难以保证到达等问题,转向微信、米聊、陌陌等软件也就不足为怪了。移动提升服务的空间还很大。
改进服务无止境。不管是移动还是微信,相比“谁是垄断”的争辩,更重要、更具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找准服务软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别忘了,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服务质量正是最根本的标尺。谁能赢得更多的市场,还是消费者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