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通信 » 维权要闻 >> 正文

维权要闻

假宽带受害者可索加倍赔偿
江苏消费网 (2012-10-3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阅读:


■田珍祥
    近日,媒体对一些宽带运营商提供宽带不达标、假宽带等现象进行了曝光。一些网络测速软件的测试结果也普遍高于实际网速。据调查,很多消费者对假宽带问题以及宽带运营商是否该担责的问题表示关注,还有消费者质疑网络测速器的开发商是不是也涉嫌欺诈。遭遇了假宽带,消费者是否可以要回自己所交的冤枉钱?是否可以追究涉嫌诈骗的运营商和网络测速器开发商的法律责任?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法律专家。

冤枉钱买来假宽带

    在媒体的报道中,不少用户花大价钱购买的高速宽带,实际上达不到网络服务商标定的带宽,因此有些用户感到网速过慢,甚至感觉上当受骗。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诸葛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调查测算,全国固网宽带用户达到的实际带宽仅仅是标称带宽的55%。换句话说,这就意味着这些固网宽带用户在带宽上花的钱将近一半都是冤枉钱。“宽带不宽”近年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质疑。本报曾接到投诉,湖南省桃源县消费者王先生在某通信运营商处办理了4M的宽带流量业务。然而,王先生续费时却意外发现,在前一年里该通信运营商实际只提供了 2M的宽带业务流量服务。经过协商后,该通信运营商向王先生赔礼道歉并弥补消费者的损失。
    高额的宽带费用、劣质的服务让宽带方面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的不完全统计来看,今年上半年,包括宽带服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等服务类投诉占投诉总量的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同期的32.9%上升到34.5%。今年8月份,仅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12315和96315两条热线,共受理涉及宽带网络接入类的投诉156件,比7月份增加了一半多。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宽带网速慢、经常断网、实际网速和合同约定不符等。

运营商如何担责

    据中国互联网调查组织机构和数据平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今年年初公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所使用的宽带的实际下载速率低于宽带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用户所用宽带的实际平均上网速度,超过一半以上都达不到标定网速。数据显示,多数用户办理的固网宽带带宽为2M或4M。4M宽带,理论上应有512KB/s的网速;2M宽带,理论网速是256KB/s,而实际上,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仅为142.2KB/s,4M带宽下平均网速仅仅为232.7KB/s,与名义速度相差很大。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上交易保障中心副主任乔聪军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部分运营商提出宽带不宽的原因受多重因素影响,用户实际上网过程的速率往往会低于运营商标称的速率,这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这是电信运营商混淆概念,只强调最高值,不说明实际值,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他表示,网络运营商应该为宽带不达标的问题负责,并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如果运营商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比如真实网速与宣称的网速差距悬殊,并且运营商的技术、设备根本不可能达到宣称的网速,应按对消费者进行加倍赔偿。同时,由于运营商构成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按《消法》规定,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如运营商并非故意,而是由于错误估计设备的负载能力,导致网速无法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宽带运营商和用户的协议处理。

测速不实是否欺诈

    笔者了解到,在互联网上有各种版本的测速软件。如成都一名用户原本购买的是3M的宽带,但是360测速软件测试出的结果却是10M,这令人啧啧称奇。
    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诸葛建伟表示,目前一些在线测速器等免费网速测试软件几乎都不可靠,测试结果可以轻易地被多种方法干扰。原本不到10兆的宽带,一经测试甚至会变成高达几百兆的宽带。很多方法会干扰到测速软件测试结果,比如DNAT,DNS污染,这些作弊手段,可以随心所欲地让测速软件测得任意的网速。
    作为第三方的测速软件,如果测速结果值高于网络运营商宣称的网速值是不是涉嫌欺诈?游云庭对此表示,网络测速软件作为第三方的测速软件到底是否构成欺诈还要从两方面看。根据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以及《消法》来看,在关于法律责任承担的条款中规定欺诈的主体应当是经营者,以目前信息来看,测速软件如果是作为第三方的测速软件并不构成欺诈。
    游云庭表示,网络上的免费测速软件,其测试结果本身是供用户参考,而网速测试本身也存在误差。因此即便测试结果与事实不符,作为免费软件的提供方,也无需承担过多的法律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这些测速软件串通宽带经营者,利用其测速软件来欺骗消费者,在经营者本身构成欺诈的情况下,这些测速软件开发商同样需要对其欺诈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规范宽带测速
 
    笔者了解到,今年五一节前,工信部公示了《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试方法(报批稿)》。从该报批稿来看,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是指从宽带接入服务提供商的宽带业务接入点BRAS(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到用户终端这一段链路上的信息传送速率,这就是宽带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的速率。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副主任陈建功对此表示,网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现在很多测速方法不科学。从局端到客户端的“最后一公里”是可以实现运营商承诺的带宽的,但用户真正访问网络的时候,中间还有非常多的环节和制约因素,网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不能用全程全网的测量速度要求运营商。
    陈建功透露,工信部正在从网民体验的角度,制定《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将规定宽带速率的定义、测试要求、测试方法等内容。方法的制定,将使大家在同一标准规范下测试,避免不规范的数据扰乱市场,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规范,进而促进市场参与者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
    乔聪军对此也表示,宽带测速规范管理问题涉及各方面因素,只要监管部门多下工夫,制定相关的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完善监管,并且提供第三方测评,才有可能解决网速测评问题,才能使网络测速具有权威性。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