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市民王女士从上海回到了南京。
王女士家住南京河西,是位70后,这个假期过得“任性”:2日至4日,专程独自飞沈阳,前往辽宁省博物馆观看“中国古代绘画展”;5日回宁休整一天后,6日再独自坐高铁去上海,专程看“余脉相传”王珮瑜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展演——京剧《击鼓骂曹》带昆剧《阴骂曹》。
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既没学过演戏也没有专业地学过画画,但她从小就热爱艺术。这种热爱好像是一种天性,没有丝毫勉强。尤其是近几年,看的戏和画展多了,这份热爱与日俱增,整个人也越来越享受艺术对生命的滋养。
“辽博展览展出的都是当年溥仪偷偷运出宫的稀世珍品,是清皇室多年的收藏。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摹本)、宋徽宗的《瑞鹤图》、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图》,都是中国绘画史上大名鼎鼎的绝世之作。”说起此次北上沈阳,王女士昨天仍显激动。
聊起去上海看戏也是如此:“我是从南京去年举办的中国京剧节开始迷上戏曲的。听王珮瑜的‘京剧其实很好玩’节目已经很长时间了,这次一定要亲自去剧场领略余派女老生‘瑜老板’的魅力。”
她告诉记者,这个假期“北上南下”之前,她做足了功课,仅仅是观看“中国古代绘画展”的准备材料就达100多页,打印出来是厚厚一本。
她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看完一场好的画展或者演出,会尽量于当晚写“艺术笔记”。2日、3日看完“中国古代绘画展”,写了两三千字的笔记;6日晚在上海看完演出,接着写“艺术笔记”到凌晨1点。这些笔记可以看出王女士对艺术的真懂与真爱。比如她在“中国古代绘画展”上看了宋徽宗的《瑞鹤图》后写道:“很多年前,第一次在画册中见到这幅画时就惊呆了,这构图!这色彩!……听,有风的声音,有翅舞的声音,有鹤鸣的声音……在这声音中,我分明看到了那个孤独帝王彼时内心的巨大欢喜。这一刻,我和你是心灵相通的,多么神奇!”
据王女士介绍,她家属于市民阶层,“任性之旅”纯属爱好使然,花费一共3000多元。“我觉得只要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就特别值,特别满足。”她说。
她还说,这次“任性之旅”得到了老公和正上高二的儿子的强力支持。“从沈阳回来后,我把买来的大画册摊开,一一讲给儿子听,他听得很入神,而且还有自己的见解。看到他这样,我觉得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