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视界 » 热点话题 >> 正文

热点话题

南京大报恩寺重建引发景区文物保护质疑
江苏消费网 (2011-04-27) 来源:南方周末
阅读:

2008年5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 (CFP/图)

2008年5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 (CFP/图)

  十年期许,十亿投资,南京大报恩寺重建计划却遭遇国家级文物遗址保护难题。开工在即,重建方案却秘而不宣,令人疑虑丛生。

  日前媒体报道,5月初大报恩寺重建将正式启动。这个拖了十年之久、投资超十亿元的项目,突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速启动。

  数年争议也随之发酵。这张南京“名片”正好位于秘藏佛顶真骨舍利的长干寺地宫遗址之上。是原址重建还是另择新址?在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重建项目与注定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遗址之间,哪个更加重要?

  重建方案至今秘而不宣,令人疑虑丛生。

  重建搁浅

  在重建计划出现之前,大报恩寺遗址并不引人注目。原址被民房遮盖,仅剩的石碑、古井掩埋在菜地和垃圾堆中,你很难发现这是名噪一时的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前身是南朝时期的建初寺与长干寺,证明着“江南四百八十寺”的繁华风韵。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母亲而大兴土木,重建寺庙,即后来的大报恩寺。寺内的九层琉璃宝塔,被誉为“天下第一塔”,从此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辉煌和动荡。

  在被太平天国炮火炸毁之前,大报恩寺是中国最后的强盛标志。在西方典籍中,九层琉璃塔与罗马剧场、比萨斜塔等并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

  南京市政府一直在努力重现“奇观”。2003年,重建项目首次向境内外公开招商引资。此后,每年都会被提上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但在2010年之前都无人问津。该项目一期投资4亿元,总投资10亿元。官方认为,投资者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回报率太低,由于位于主城区,该项目一期拆迁费就达4.5亿元,如此巨大的拆迁量已令人望而生畏。

  不过,南京没有放弃这张“金色名片”。2004年,南京市政府公示了一套《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要将重建的大报恩寺打造成为“南京古都风貌的核心标志地段”。

  这是公众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重建方案公示。

  2006年,作为重建项目的准备工作,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正式开始。次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南京市国资集团牵头,成立南京大明文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明公司)操作“重建金陵大报恩寺”项目。

  2008年,专家们在考古中意外发现了北宋长干寺的地宫以及藏有佛顶真骨舍利的阿育王塔,而预想中的大报恩寺地宫却一直没有发现。

  地宫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其中七宝阿育王塔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美、工艺最复杂的阿育王塔,秘藏其中的佛顶真骨舍利千年之后重现于世,让中国同时拥有佛顶骨、佛指骨和佛牙三大佛舍利,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佛顶真骨的出土为南京带来了一张金光灿灿的名片。南京市社科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南京由此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佛教之都”,应打造“佛都经济”。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长甚至还发表了一篇题为“金陵佛都”的论文。

  然而,在考古大发现之后,一切都变了。

  参与遗址考古的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新的考古发现改变了这个地方遗产的本质,遗址的价值要远胜重建一个新的大报恩寺塔。国家文物局对于大报恩寺的考古发现极为重视。大明公司总工程师马世良透露,遗址肯定会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快报》报道称,在南京市文物局制定的文物保护规划中,已经发现的文物遗迹都不能动,要原址原地保护。

  大报恩寺重建计划不得不搁浅,遗址保护与重建报恩寺的矛盾开始显现。

  如果原址重建,新塔无疑将对占地2平方公里的大报恩寺遗址造成破坏。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认为,这样做会给“中华民族留下永远的遗憾”。

  贺云翱曾参加过多次重建方案讨论。他说,对于重建大报恩寺,南京的专家看法不一。“一种观点比较保守,就是不建了,因为整个大报恩寺遗址很大,应该按照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第二观点就是按照原来公示过的方案建,塔为核心;第三种方案就是不在原址建,地宫、遗址单独展示,把塔的位置挪一挪。”

  贺云翱透露,在内部讨论会上第三种意见略占上风,国家文物局的意见也是倾向于第三种。

  突然启动

  人们本来以为重建计划会陷入旷日持久的等待中,但2010年11月,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主动提出捐赠10亿元用于重建大报恩寺,使得这一重建计划真正提上日程。

  公开的报道称,王健林此举旨在“盛世之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中华历史文化内涵、促进社会和谐的善举”。

  然而,这个匆忙上马、秘而不宣的重建计划受到了广泛质疑。

  在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刘叙杰看来,重建“条件不够、依据不足”。大报恩寺塔原来的高度、每层多高、外部装饰、内部结构完全不知道,已有的构件和照片“不足为凭”,在方案中也看不到相关的详细数据细节,根本无法谈重建。

  高级工艺美术师刘道藩也曾在2002年的专家论证会上提出,复建大报恩寺毫无意义。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刘道藩说,大报恩寺之所以700年前是个奇迹,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高,第二是使用的琉璃瓦五颜六色,非常灿烂。但是如今这两个优势都不存在了。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再现大报恩寺的文化艺术。

  刘道藩也曾研究过南京博物院中保存的大报恩寺构件,在他看来,当时的大报恩寺塔在艺术造型上只能算中等,还不及他1980年代在山西洪洞看到的飞虹塔。刘道藩并不反对重建,但他反对简单的“克隆”,他的建议是重建大报恩寺塔应该进行“再创作”——集中研究佛教艺术的人才,建一个留给后人的有价值的新遗产。

  而在一些文化保护者看来,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个即将动工的工程,其规划方案至今没有向社会公示,而在筹备的十年中也从未举行过公众听证会。

  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对于在大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做一个旅游景点并没有意见,“但是这个方案一定要公示,不是几个搞建筑设计的人就可以决定的,一定要征求文物、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专家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前不久刚刚发生的移植梧桐树风波正是前车之鉴。

  古城保护志愿者姚远也指出,依据国务院2005年的有关通知,重大历史文化遗址的建设,必须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实施保护工程,必须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古董之实,要对文物复建进行严格限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切实用到对重要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保护项目上。

  利益巨大

  在考古大发现之前,大报恩寺遗址的文化价值其实并不出众,但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大明公司发布的《金陵大报恩寺重建项目招商书》中的项目收益部分,通过旅游业和相关商业街的建设,每年最多可以收益5.4亿元。这一切的商业价值都以“原址重建”、“地标”、“旅游”为关键词,为此,新塔的高度一度被确定为108米,远远高于历史记载的高度。

  贺云翱说,与这一宏伟的计划相比,在原址建一个遗址保护公园显然与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重现大报恩寺的辉煌本身也是南京的一种文化情结。”

  在过去几年中,大明公司已投入4亿元巨额资金,完成了拆迁工作。南京市文化集团在一份文件中称,整个工程投资预计达到60亿-80亿元,历时5-8年。

  但在发现长干寺地宫,找到佛顶真骨之后,对于南京来说,如此巨额的投资已经“不是问题”。与简单的旅游项目相比,重建大报恩寺并供奉佛顶真骨,从而打造“佛都”,是一张更大的“牌”。

  4月17日,南京市首届“金陵礼佛文化月”正式启动。南京市宗教局长朱淮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南京将重建大报恩寺,打造南京佛教文化品牌。

  这正是南京市的真正期许,官方甚至期望能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完成一期工程。“不管将来大报恩寺重建项目如何运作,佛顶真骨舍利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朝拜。”一位官员如此说。

  王健林此时主动捐赠10亿元,可谓正当其时。

  大明公司的一份文件显示,重建工程之所以迟迟未能启动,并非资金原因,而是重建方案仍在修改。朱淮宁透露,重建大报恩寺的设计方案经过几次会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是很满意,还在不断调整完善。

  2011年3月,原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调任南京市委书记,朱淮宁认为,领导的思路可能也有变化。

  在一些熟悉杨卫泽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做事很有魄力的官员。在无锡时,专门聘请专家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在20年前,无锡并非佛教胜地,但自从灵山大佛、梵宫等一批与佛教有关的建设完成后,无锡在佛教界声名鹊起,并由此收获巨大利益。

  据《公益时报》报道,尽管目前重建尚未取得国家文物局的审批通过,但是奠基仪式即将在今年5月举行,并将于下半年正式开工,之所以选在5月奠基,因为农历四月是佛祖诞辰纪念。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文物部门的基本要求就是,对长干寺地宫遗址肯定要原址保护,至于新大报恩寺建在哪里、怎么建,文物局不参与。不过,重建方案秘而不宣,遗址保护依然疑窦丛生。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被当成舞台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山雨欲来风满楼。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