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执行。规定列举了予以禁止的典型价格欺诈行为,并对网络交易经营者的标价行为提出明确要求。(据6月16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近年来,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8563件,其中价格欺诈案件占相当数量,而网购则是价格欺诈案件的高发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价格监管执法提出许多新要求,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经营者的标价方式、价格欺诈行为都与线下经济有很大不同,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的出台,正当其时。与时俱进的新规,将进一步收紧市场价格不轨行为的笼子,这是一种严管态度的释放,告诉全社会都要紧绷法制这根弦,合法合规经营。
新规定对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根据规定,明码标价是指经营者在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依法公开标示价格等信息的行为。明码标价要求经营者不仅标示价格,还应当标示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使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对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价格欺诈则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欺诈是一种欺骗性价格表示,经营者通过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使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违背真实意愿与其进行交易,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通过强化市场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市场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等,建立真正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新规的出台,更好维护市场秩序、消费者利益,为严肃执法提供更有力支撑,更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法治支撑。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促进公平交易,明码标价是必要的条件。价格乱象必须整治,否则不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还会影响到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进而导致市场价格秩序紊乱,污染整个市场环境。新规不单单是对当前一些价格问题的解答与回应,还从根本上以法治促进市场价格回归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各类经营主体及相关单位须严格遵守《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价格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加强价格行为自律,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定价原则,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自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市场环境公平竞争、良性发展。
徒法不足以自行。从法律文本到法治实践,让执法更有力度,不仅需要立法机关审时度势地修改法律,也需要执法机关在实践中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对一切价格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处罚,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法律真落地,发挥效力。价格诚信只有在法治的规范下才能成为市场各方恪守的交易原则。(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