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消费警示

别让“食用级”护肤品忽悠消费者
江苏消费网 (2020-06-0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商家炒作 “食用级”护肤品,无非想暗示消费者,既然可以作为食品食用,护肤一定更没问题。这是纯属误导,食品和化妆品二者要求完全不同,应尽快将“可食用”列为化妆品禁用语,防止忽悠消费者。

  ■张淳艺

  “厨房食用级”“100%天然无合成的润肤霜”……关于护肤,总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冒出来,如今,“可食用”俨然已成为最热门的概念。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食用”级护肤品标榜产品成分的天然性及安全性,强调其成分甚至达到可食用级别。那么这些“能吃”的护肤品真的更好吗?

  一提到“可食用”,就会给人一种绿色、健康的感觉。商家在包装这些“食用级”护肤品时,往往会极力强调其产品全天然、无添加、纯植物。事实上,所谓“纯天然”或“有机化妆品”其实是不存在的,化妆品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化学成分。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说白了,化妆品都是化工产品,不可能离开化学成分。早在201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 《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就曾提醒消费者 “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

  商家炒作“食用级”护肤品,无非是想暗示消费者,既然都可以作为食品食用,用于护肤一定更没有问题。专家指出,化妆品与食品属于不同行业,二者使用方式不同,吸收原理不同,所用原料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并不是食品级产品用在护肤方面就更安全。

  此外,随着“可食用”化妆品概念的走红,一些消费者也开始跟风,自行把食物成分加入到化妆品中,DIY出猕猴桃酸奶面膜、番茄祛痘面膜、果醋绿豆紧缩毛孔水等。虽然很多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的确可以起到护肤的作用,但食物里的成分很多都是大分子,直接涂抹皮肤很难吸收。正规化妆品里添加的食物成分都不是直接加进去的,而是以提取物形式加入。同时,直接添加食物成分还会破坏化妆品中的防腐剂体系,可导致产品发生变质、发霉、油水分层等现象。

  作为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产品,化妆品在研发生产时必须要考虑安全性,所有的化妆品上市前都需要进行毒理学测试或一定的风险评估。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使普通化妆品被消费者不慎误食,一般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伤害。去年7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对国内外共20个知名品牌的口红进行评测的口红比较试验结果。报告称,按照比较试验中汞的最高检出值来计算的话,假设消费者把涂抹用的整支口红“吃”掉,且全被吸收入血液,得“吃”12857支口红才有可能导致轻度汞中毒。可见,正规化妆品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

  从现有的标准以及规范来说,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并不存在“可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根据2010年印发的《化妆品命名规定》,化妆品命名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有关部门应尽快修改相关规定,将“可食用”列为化妆品禁用语,防止忽悠消费者。广大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科学选购,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