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纲举
近日,全球最大的家具及家居用品企业宜家宣布召回3560万个“夺命抽屉柜”,理由是这些抽屉柜已至少令6名孩子失去生命、给36名孩子造成伤害,宜家因此接到的事故报告也多达82份 (本报于2016年5月26日曾报道过此事,当时宜家尚未对问题家具作出召回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宜家此次召回的范围仅限于美国、加拿大,中国不在召回之列。对此,宜家给出的理由是“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因此不召回”。虽然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召回计划,召回上锁装置存在缺陷的进口帕特鲁安全门,但其仍不在中国召回“夺命抽屉柜”。
这一消息令国人很“受伤”。事实上,这已不是跨国公司第一次拒绝在中国召回问题产品,类似的情况还在其他消费领域发生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包括宜家在内的诸多跨国企业如此忽视中国消费者的使用安全?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跨国公司存在偏见。“此次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是很多跨国企业召回问题产品时附带的一句话,并且他们均是中国消费者熟知且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颇高的企业,如宝马、大众、丰田、本田等汽车品牌;雀巢、日清、雅培等食品品牌;东芝、夏普、LG等家电品牌;辉瑞、强生、罗氏等医药品牌。
尽管诸多跨国公司一再声称重视中国市场、重视中国消费者的声音,但他们这种地域性的召回行为很难让人与“重视”一词联系起来,反而给人被歧视之感。
第二,我国部分法规、标准有漏洞。跨国企业不在中国召回问题产品的做法,与我国现行的法规、标准存在漏洞,不够完善、不严格有关。纵观所有此类事件,跨国企业给出的理由无外乎两个,一是“该产品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二是 “该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如果是前者,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后者,则反映出我国部分法规、标准的制定相对落后,给企业留下了不予召回的借口。
宜家产品所依据的标准是 《家具力学性能实验 第4部分:柜类稳定性》(GB/T10357.4-2013),从目前各方的反馈情况看,宜家产品应该是符合该标准的。但另一方面,我国自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中,并未将所有家具列为召回范围,只将儿童家具列入该范围,而宜家此次召回的问题家具并非儿童家具,正是这样的漏洞,让宜家有借口不在中国召回问题产品。
第三,执法力度不够大。仔细阅读《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便会发现,其给目录外产品的召回留下了“口子”,即该《办法》第五条规定“尚未列入目录的其他消费品需要召回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此外,该《办法》还规定,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即“由于设计、制造、警示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生产者应当召回。也就是说,如果一款产品被证实确实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即使符合国家标准,企业也应该将其召回。对此,我国相关机构的执行力度不够大,从而导致有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绕开中国召回问题产品。
笔者认为,无论产品的生产标准如何制定,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才是企业应该遵循的最重要、最高标准,宜家作为知名跨国企业应该有担当,而不是带着“双重标准”,有选择性地召回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