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五常大米掺假乱象:地方缺打假积极性
江苏消费网 (2015-05-28) 来源:北京晨报
阅读:

  事件回放

  家庭主妇林女士最近很烦恼:她习惯在街上随处可见的“专卖店”或者超市买名牌大米——五常大米,但是却被懂行的人告知,其买的五常大米相当一部分都是假冒的。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凭借独特品质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五常大米”最多年产105吨,然而市场标售的产量达1000万吨。近几年,五常大米“天价”“掺假”等市场乱象频遭曝光。(5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析因:背后是“饮食忧虑”

  我家住在江苏省沛县的一个小村庄,虽然在单位上班,但是家里依然有一亩多地,我家种植的就是大米。10年前的时候,这一亩多地的大米,是我们一大家子一年的口粮。因为是自己吃,所以坚持的标准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少施肥就少施肥”。可是,如今我们是不吃自家大米的,这是为何?原来,我们庄子附近有一家垃圾场,附近的水源被污染了,这样的稻子谁敢自己吃?我们都是到微山湖附近的农民家去购买大米。

  举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是为了表达一个看法:不是百姓很“任性”,而是农产品让人不放心。在这种尴尬的现实面前,作为黑土地上的五常大米热销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五常大米成为假冒重点也就合乎“自然规律”了。有关部门表示,将加大打击力度,消灭“山寨大米”。可是这不是治本之策。无疑,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美才是终点。

  郭元鹏

  批评:地方缺打假积极性

  2012年,有媒体报道,黑龙江五常大米最高售价可达每斤199元,但是当地稻农卖给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却不足2元。记者采访得知,每斤大米的加工成本约为0.2元,加工企业通过设置不合理订单控制稻农压制收购价,以致稻农和企业获利悬殊。因而,对于五常大米的打假行为,手段能否跟进是一回事儿,态度才是决定因素。

  确切地说,在旺盛的需求和强大的品牌支撑下,地方政府对打假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对一些行业潜规则可以说是态度暧昧,尤其是“发展地方经济”指导思想下,对“掺米”现象采取了迁就之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用“难以区分”作为解释理由,本身就暴露出了在态度上的不够坚决。

  唐伟

  延伸:法国式虔诚获巨利

  法国的原产地控制,相当苛刻,最极端的例子是香槟,只有在法国香槟地区,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根据指定的生产方式酿造的气泡酒才能被称作香槟,其他地方产的酒都只能被称作气泡酒,这一制度直接推动了法国红酒名扬世界。而这一原产地保护下的多赢局面,甚至惠及土豆和洋葱。

  那么,法国又是如何避免“李鬼们”钻空子呢?除了申请原产地认证农产品的审查标准极高之外,获得认证的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还要受到法国国家竞争消费反欺诈管理局的监管。

  当然,仅有政府监管并不足够,这一制度得以落实的背后是法国人几百年的农业美食文化积淀。法国人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自己的农产品,这种虔诚也让法国人获得了名利上的巨大回报。

  吴江

  支招:需要系统保护

  多年前,媒体就曾经曝光有企业往大米里加香精、加蜡,时下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即把不同品种水稻掺在一起,从而制造出了大量概念性的“五常大米”,以此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作为原产地保护的五常大米,“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并围绕此进行一系列的体系建设,比如商标的规范,产地的标注,检验的细化等等,让其更具唯一性和特殊性。同时,要加大品牌保护和识假防假的宣传,让公众可辨别和可区分,成为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道防线。最后要不遗余力动用各种手段,对制假掺假行为进行坚决打击,比如通过制止和规范“掺米”现象,来传递和释放坚定的打击决心,最终为五常大米提供常态化的保护。

  堂伟德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