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评论员 徐赟
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即日施行。该办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上榜游客的不良信息保存一至两年,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
近年来,游客不文明的现象屡见报端,比如乱刻乱画、随地大小便等,且不少发生在国外,让人觉得丢脸都丢到了国外。中国游客素质低似乎已经被贴上了标签,建立这样的黑名单,初衷当然是约束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可是,旅游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行为,需要的是游客和景区的良好配合,这样的黑名单似乎难脱转嫁责任与推脱之嫌。
我们别忘了,旅游时,景区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舒适度很高的景区,会让人不自觉地在享受服务的同时,爱护这里的环境。而一个舒适度非常糟糕的景区,游客的心情可想而知,纠纷矛盾或许就会一点就着。
当然,你也许会反驳,欧美许多景区舒适度很高,为什么国内游客还是有人不文明。这一方面是个人素质问题,需要外界约束。同时也说明了国内景区在营造和培养游客文明观景上,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因为一些游客正是适应了国内粗放的旅游环境,到了外面才出现不适应。
所以,单纯要求景区环境好,而不去规范游客的行为;或者单纯规范游客的行为,而不去要求景区苦练内功,都是不合适的。
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对景区实行黑名单制度,然而这么多年下来,究竟设立了多少黑名单景区,景区的环境改善多少,人们并不知道,一些常见的景区乱象也似乎并没有多大改善。
说到底,素质的提高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程,如果只是一则针对游客的第三方硬性规定,恐怕终究治标不治本。旅游市场,双方必须一视同仁,“黑名单”同样需要给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等的约束下,才能实实在在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