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权利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而不是符号化的延伸性解读。对于类似于“提前15天退票免费”的政策,假如总是习惯性地“吐口水”,造成的结果只能说是“双输”。
■张松超
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退票、改签规则。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旅客,将不收取退票费(据11月30日新华网报道)。
不出所料,此政策一出又招来了一片骂声,比如“谁会提前这么多天买票”、“这不是让黄牛党刷票更容易了吗”……反正不管铁路部门出台何种政策,不少人总会钻牛角尖地去解读,要么找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要么就说这种做法是别有用心,最起码也能得出一个“做无用功”的结论。
客观来讲,铁路部门前几天出台“预售期延长至60天”政策后,那些回家时间相对固定的人买票后,必然会由于各种原因有退票的可能性。现在规定提前15天退票免费,不仅让这一群体受益,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车票资源,怎么说也应该是双向受益吧?要说给了黄牛党更多的机会,也并不能站得住脚。因为黄牛党这个群体始终都存在,与预售期延长与否和提前15天退票都没有必然联系。铁路部门做好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这种现象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管理。
站在契约的角度,于旅客来讲,既然已经购票成功,也就相当于和铁路部门建立了一种契约,假如旅客有事而选择退票,不管出于何种理由也是属于单方违约,自然要承担一定的违约成本。这是现代契约精神的基本要求。针对“提前15天退票免费”这一政策来说,旅客尽管违约了,但并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应该是铁路部门的主动让利,完全是让旅客受益。所以,平心而论,“提前15天退票免费”不可不谓一个利好政策,何至于遭到的舆论反弹如此激烈?
事实上,公众对于铁路部门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种符号化认知。春运问题持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于公众的切身体验来讲着实很差,再加上天价宣传片、天价网上售票系统等诸多事件的影响,使得人们对铁路部门的认知完全成了一种符号,公信力的缺失已经让其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不管你做什么,公众无所不用其极地总能找到“吐槽点”,把对春运抽象意义上的不满发泄到每一项的具体政策上,舆论的不理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整个春运大环境的不满,于是便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化的延伸。
然而必须要看到,春运毕竟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尽管铁路部门对解决该问题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完善细节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而提前15天退票免费和延长售票时间都属于其中的细节,再加上增开临时列车、集中受理团体票等,都是题中之义。而这些政策之间也是互补的,基于此,我们也应该看到铁路部门的实质性作为,而不是惯性的符号化认知。
事实也证明,符号化的认知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舆论宽容空间的逼仄反而会对改革者束手束脚。当然了,监督权作为公众的一项权利,人们自然有权利对铁路部门的行为发表意见。但必须明确的是,行使权利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而不是符号化的延伸性解读。所以,对于类似于“提前15天退票免费”的政策,假如总是习惯性地“吐口水”,造成的结果只能说是“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