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五大国有银行净利润8627.23亿元,相当于平均日赚23.6亿元。银行业利润丰厚的另一面,是银行收费业务10年间从300项增加到3000项。银行可以赚钱,但须赚之有道,让人心悦诚服,否则,银行赢了,别人却输了
■奚旭初
截至昨天,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2家公布业绩,整体来看银行赚钱能力依然强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201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627.23亿元,相当于平均日赚23.6亿元。(3月31日 《京华时报》)
银行赚钱能力如此强悍,让人心中有点酸。这个酸,并不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之酸”,而是作为一个只输无赢的市场参与者的辛酸。在银行强悍赚钱能力的后面,是多少市场不公?国内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差之大,举世少见,并且贷款利率设下限但能上浮,存款利率设上限却只能下浮。下限与上限的天壤之别,不但让银行旱涝保收,而且想多收就可以多收。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企业现在贷款利率都在20个点左右,几与高利贷相差无几。放“高利贷”的银行,赚钱能力能不强悍吗?
老百姓一样也挣不脱银行赚钱的强悍之手。比如打着改革旗号的五花八门的收费,10年间从300项增加到3000项。银行收费成瘾,比如账户存款余额达不到规定金额,也要交钱;忘了银行卡或账户密码,重新设置密码也要交钱;存折或银行卡丢了,补办也要交钱。在银行网点取钱或刷卡消费成功后,银行的短信提示也要交钱……这些收费,真的都合理吗?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在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银行乱收费现象比较突出,借贷款之机捆绑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的问题比较普遍,明令禁止的收费还在收。
3个月前,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痛批银行暴利,称银行坐地赚钱。如果说这是“旁观者清”,那么作为“局内人”,不也有银行行长称银行利润高到连自己都不好意思的 “肺腑之叹”吗?国家之所以对银行经营实行准入制,原因就在于银行是特殊的经营机构,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而事实却是银行一面享受着特权,一面却又只顾自己赚钱,强调“市场化”甚至搞“伪市场化”来蒙人。银行一枝独秀的另一面,是许多普通企业的惨淡经营,是许多储户的被收费。银行赢了,别人却输了。
银行可以赚钱,但须赚之有道,让人心悦诚服。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在万亿元之上,这巨额利润中有多少“不当得利”?指望银行约束自己的赚钱欲,恐怕太难。出路在改革,要破除垄断,通过加强竞争,倒逼银行走多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