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投诉调查 >> 正文

投诉调查

10张卡金额不翼而飞 预付卡安全问题引关注
江苏消费网 (2013-05-0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阅读:

近日,有消费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投诉称,其通过交换得到的10张总计金额为4400元的消费卡金额全部“消失”,在其妥善保管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事情着实令人费解。

而这一案例也牵扯出两家企业:上海得仕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仕公司)和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工商)。对于消费者的投诉,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均将问题指向购卡并非通过其正规渠道。

分析人士指出,问题或是出在购卡环节上。由于目前市面上多是磁条卡,易被复制是其特性,从而滋生了很多“克隆卡”。从更大的层面讲,这也是金融行业的问题,商家和客户有消费需求,中间的金融服务行业还没有做到位。

4400元“不翼而飞”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到消费者张伟(化名)的投诉,据其表示,其所持有的10张卡共计4400元的金额均“不翼而飞”。

据张伟介绍,这10张卡是其去年10月份通过网络交换而得,其中包括7张得仕卡总金额为2900元以及3张农工商卡总金额为1500元。在交换当日及次日上午,张伟都进行了相应的电话查询,当时的查询结果显示卡内金额正确,此后,张伟就将几张卡存放了起来。前两天,其再次拿出卡想使用时,却发现所有的卡均无余额可供消费了。

据了解,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得仕卡,由得仕公司提供,该公司通过预付卡支付模式提供第三方服务。农工商卡则是由企业自身提供。

事情发生后,张伟称随即同上述涉事方进行了联系,并获知所有卡均于去年10月的同一天下午在农工商旗下的同一个好德门店进行了相应操作。得仕公司表示7张得仕卡均是被正常消费掉的,农工商方面则并未告知张伟是正常消费还是转账。

企业称问题或在购买环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得仕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戴小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述案件其已有所了解,在消费者致电询问后,公司也对情况进行了相应核实。“卡是有消费记录的。”戴小姐表示,张伟所持有的7张得仕卡在得仕公司登记的购卡单位并不一致。

戴小姐也强调,如果是通过得仕公司的营业厅或客户经理购买到的购物卡,其可以保证金额的完整性及卡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张伟所说的在交换得到卡后,经电话核实卡内金额正确一事,戴小姐称这是没有办法考证的事情。她表示市面上不乏倒卡的黄牛,消费者图一时便宜购买,“可能问题环节就出在这里”。

据张伟称,7张卡均是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被消费,记者希望得仕公司方面给出具体的消费信息。对此,戴小姐以卡是不记名卡为由予以拒绝,称公司没有义务提供这些明细。

对卡内金额消失一事,农工商方面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称,张伟的3张农工商卡均是在同一农工商旗下的好德门店进行的转账,线下转账同样需持有相应的消费卡。该工作人员强调,卡本身不是实名制,仅是一张消费卡,如果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很有可能会是克隆卡。但不记名的预付卡的卡源头本身就难以追溯。

对于公司如何保证消费者权益,农工商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正面回答,只表示建议消费者报案。

预付卡安全引关注

正略君策合伙人张永辉指出,上述情况问题应还是出在网上卖卡方,很有可能是对方做了复制卡,卖出后,卖卡人用母卡进行了消费。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市面上很多预付卡都是磁条卡,而磁条本身是储存信息的,容易复制是其特性。

针对上述案例,张永辉表示,商家有一定责任,但在现有的法律条款下,很难追责。在他看来,像农工商这样的企业能否发行类似的消费卡,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及需要何种准入标准和技术,包括在法律层面上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利,都还不清楚,相应的制度规定等并未跟上。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预付卡,多由商家或者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的不记名卡。对于上述涉及事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张永辉认为其是提供了一种金融服务,其在防伪、防盗上的支付安全性上有责任。

不过,互联网资深律师刘春泉认为,目前由于事情还未调查清楚,尚不能说第三方支付存在漏洞。

张永辉指出,未来上述情况可能会有很多,对不记名卡,可以考虑一些创新的措施。从大层面,是金融服务行业的问题,商家有发行卡的需求,客户有消费的需求,中间的金融服务行业还没有做到位。

编辑:胡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