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将于今年开始在我国重点区域实施。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更有网友提出,监测不等于公开,公开不等于有效治理,关注有效的治理措施更重要。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环保部将抓紧修订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将增加可入肺颗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三项国际通行的监测指标。其中,PM2.5监测将于明年开始在我国重点区域实施。对此,环保部给出的时间表是,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O3的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1月1日将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将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据记者了解,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其更容易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危害。今年冬天北京的几场雾霾天气引发了群众对空气质量的高度关注,因此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记者在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名叫“染发原图”的网友表示:“PM2.5监测是民众和媒体共同的呼声。但正如我们看到的,不管政策多么详细周到、多么人性化,履行起来却存在诸多变数。有法可依固然重要,但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重要。”还有网友表示,环保部只是表态要监测,并未表示要公开监测结果,并援引前段时间有北京市民要求北京市环保局公开PM2.5监测数据被拒一事作为佐证。“其实在此之前不少城市都已经开展了PM2.5监测工作,但都是作为研究或者内部资料,很少公布。所以,开展监测是一个问题,能否公开监测信息是另一个问题。”
记者发现,在环保部表态将在今年启动PM2.5监测后,网友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对其治理措施上。网名为“盘古开天地”的网友表示:“即使几年后,国内所有环保重点城市都进行PM2.5监测,并且及时准确向公众公布数据,如此糟糕的环境空气现状,真能自动变好?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跟进措施到底有多少?”另一位名为“辅导员热”的网友更是尖锐的指出,“究竟什么是PM2.5,如何测PM2.5,如何治理PM2.5,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提高检测标准有何意义?”
“从信息公开到有效治理有一段过程,但是通过公开相关监测信息,可以最终推动政府重视PM2.5的治理问题。”美国大气环境专家安雪峰告诉记者,PM2.5监测数值在美国的公开之路也很曲折,但随着监测数据的公开,推动了美国政府治理的步伐。
更有网友提出,对PM2.5的监测和治理都需要公众参与。“以北京为例,北京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要求拥有良好的环境,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尽量少开私家车。还有,在室内吸一支烟,其二手烟产生的危害比最严重的PM2.5污染还要高几千倍。环境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冯永锋呼吁让公众也参与环境监测,他相信公众参与环境监测有利于环境保护。“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环境监测仪器的日益精准、便携和普及,全民监测环境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法律应当作出积极的适应,以保障公众能够自由地参与到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促进中国环境问题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