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银行收费项目缘何按下葫芦浮起瓢
江苏消费网 (2011-06-2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魏文彪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要求,从7月1日起,各大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将被叫停。然而,旧的收费项目还没取消,部分银行收费项目又出新招,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等层出不穷(据6月22日《信息时报》报道)。

  监管机构自7月1日起叫停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原本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储户利益,但是由于叫停部分收费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收益,于是部分银行“堤内损失堤外补”,通过巧立名目出台新的收费项目来增加自己的收入,结果让广大储户受到相比以前更多的利益盘剥。

  之所以会出现清理整顿后银行收费项目不减反增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银行秉持唯利是图的经营方式。银行作为金融企业适度赚取利润无可厚非,但是显然应以尊重广大储户的权益、恪守公平交易原则为前提。无论是从7月1日起叫停的34项收费项目,还是目前部分银行新增的短信通知费等收费项目,其中有不少都不同程度地侵害了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部分银行正是经由这种方式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银行职员的收入水平也因此水涨船高,与社会一般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清理整顿后银行收费项目不减反增,也与监管机构清理整顿银行收费项目的方式有关。监管机构开展银行收费项目清理整顿工作,是在现有收费项目基础上叫停部分收费项目。而由于现有收费项目不能穷尽所有银行收费行为,于是部分银行便巧立名目出台新的收费项目,以此弥补因为部分收费项目被叫停将会减少的收入。所以,清理整顿银行收费项目要能真正起到有效维护储户权益的作用,监管机构就应当明确列出银行可以收费的全部项目,规定除所列项目之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如此才能避免银行收费项目“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怪象出现。

  近些年来,部分银行各种收费乱象的出现,正如许多人士所指出的,很大程度上与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有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事实上形同父子,这种特殊的关系难免会削弱监管机构对于银行的监管力度。因此,在监管机构对于银行的监管当中,有必要引入来自社会与公众的监督力量,比如应将储户与公众吸收到银行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当中,在银行收费项目清理整顿方式的选择以及收费项目的取舍上听取储户与公众的意见与建议。只有形成这样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才能真正有效地消除种种银行收费乱象,在更大程度上维护与保障储户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