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免费体检何时能与“骗”字脱钩
江苏消费网 (2010-08-2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郭文婧

  近日,不少湖北省孝感市、黄石市的农村妇女向媒体求助,因为她们被当地妇联组织到武汉 “免费体检”后,多数人被查出有妇科疾病,在做完一种“用时只几分钟、收费却上千元”的手术后,却再也与医生联系不上。她们怀疑有人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做着疯狂敛财的勾当(据8月22日《长江日报》报道)。

  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 “免费体检”4个字,可迅速找到近8000万个相关网页。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都和“骗”字关联在一起。骗的主要对象是妇女和老人。常用的行骗手段,一是“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骗群众花费巨额资金“治疗”;二是利用免费体检的机会,大肆推销所谓的保健产品和医疗器械。

  这样的骗局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无外乎有3个:一是老百姓的口袋尚不够殷实,难以抵挡“免费”的诱惑;二是此类骗局中时常出现职能部门的身影,比如妇联、红十字会等等,老百姓误以为是政府组织的,所以容易上当受骗;三是这种骗局发生之后,既难以看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相关医院和医生的惩处,也没有看到对卷入其中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问责,所以骗局就经常发生。

  老百姓屡屡被骗的现实,说明人们对体检有着不小的期待与渴望,但受限于经济收入水平,这种期待与渴望却没有制度出口。2008年,卫生部提出的“健康中国2020”规划目标中,明确表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理应包括体检。因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实施“全民免费体检”制度。

  实施全民免费体检制度,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避免百姓被骗,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全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医学意义上,实施全民免费体检更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卫生方针的需要。研究人员做过测算,在疾病预防上每投入1分钱,就可以在后期治疗上节约9元钱。一些“不治之症”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如果早发现,不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是说,实施全民免费体检,可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从总体上是划算的,可以节省大量医疗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全民免费体检在不少地方正在逐渐变成现实。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为老人和婴儿免费健康体检的目标。今年4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宣布,按“全面覆盖、免费提供、自愿参检、城乡均等、方便群众”的原则,对全市市民进行健康体检。今年7月22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得乡全民免费体检工作也全面铺开。我们相信,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全民免费体检将在更多地方成为现实。因此,我们期待更多的关于免费体检的消息,但不希望看到它和“骗”字联系在一起。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