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搭载“黑科技”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三星为首的国际巨头,还是OPPO、魅族等本土厂商,都在屏幕显示、相机功能、快速充电等功能上大展手脚、各显神通,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然而在给予消费感官刺激的同时,也能看到,“黑科技”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成为手机的昂贵附庸品。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要让消费者从这些创新上得到满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厂商创新技术,“黑科技”研发大展拳脚
纵观近两年的各大移动通信和电子消费大展,可以明显地看到,“黑科技”风潮正在席卷手机市场。
三星公司在今年MWC上展示的GalaxyS8就是一款典型的、以“黑科技”为主要卖点的新一代智能设备。三星公司进行宣传时,也几乎在所有渠道上都对其“黑科技”特点大加渲染。这款手机在侧面安装了一颗独立按键,可以一键唤醒三星独家的Bixby人工智能助手,能够通过简单的语音、触摸和文本命令来执行各项服务和应用程序。除此之外,这款手机还引入虚拟Home键、虹膜识别、无线充电和双面曲屏等前沿科技,加码“黑科技”含量。
同样,国内手机在创新技术上的追求也紧追潮流。以OPPO为例,在今年MWC会展上,OPPO没有发布新的手机,却带来了基于双摄像头和潜望式镜头的“5倍光学无损变焦”,这一技术也被业界认定为OPPO2017年新旗舰机的大卖点之一。而魅族也推出了mCharge4.0快充技术,以快充作为突破点,来聚焦消费者的注意力。
“黑科技”看似亮眼,实则沦为昂贵附庸
智能手机的技术研发已经发展到天花板时期,转向“黑科技”的研发,是突破困局思维下的必然选择。
然而,“黑科技”卖点良莠不齐的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厂商在手机中加入"眼球追踪"等功能,或是在显示屏上"一大再大",都显示出在"黑科技"领域奋力搏杀的冲劲,但实际上却难以收到市场的回应。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指出,“手机‘黑科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成本过高、性能稳定性差、用户体验不佳等诸多问题。”
另一方面,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并没有因为科技含量的提升得到满足。正如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所言,“缺乏现实需求的技术可以上得了天,但落不了地”。
显然,手机的工具性是大多数消费者考虑购买的首要因素。“黑科技”的创新体验如果无法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便利上,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就仅仅只是一项昂贵而无用的参数。消费者真正能够接受的,是手机中那些能够击中消费痛点的新功能,而非花瓶一般的无用创新。
回归服务,提升体验是发展出路
尽管消费者仍然对手机“黑科技”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但必须承认,“黑科技”势必对催化消费升级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要理性辩证地看待黑科技。从大的趋势来看,我们仍然可以对“黑科技”保持乐观的态度。
不过,当前仍有几大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的是“黑科技”盛行对信息安全的影响。从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发布的检测公告来看,其抽查的40批次智能手机中有18批次样品存在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未限制用户密码复杂度、非法登录次数等。
所以对于大部分手机厂商来说,推陈出新的速度固然重要,但还是要稳扎稳打,开发出满足未来的安全发展需要,以此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作者:李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