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天边透出一丝微光,经云龙在枕边摸索着带上眼镜,凑近手机屏幕,第一时间打开朋友圈,“要看看老朋友们昨晚都给我发了什么消息。”
不同于年轻人,经云龙与十多位好友在发各种消息时经常会选择“提醒谁看”,文字信息多用繁体字,仿佛时光不旧岁月年轻,保持着同窗之间书信往来的亲近,交流互动在互联网时代更显密切。
经云龙刚刚过完他80岁生日,对于这个出生在1937年的老人来说,经历过战火离乱、亲情离散,历经动荡与变革,越发珍视还在联系的故友亲朋,对未知也始终持有好奇探索的姿态。
来自“江苏移动智慧洞察”微信公众号的大数据显示,手机在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普及率大约为52.1%,在有手机的老年人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占到39.2%,会手机上网的老年人占23.2%。
1959年,扬州农学院毕业的经云龙被分配到了徐州,作为“听党话跟党走”的一代人,他选择去艰苦的基层农村,从此数十年,经云龙与他当时的同学一道,为苏北农业的水稻种植技术的培育与推广打下了基础。
太极拳是经云龙晚年的爱好之一,身材清瘦修长的他太极招式轻灵优美,很快吸引了不少“粉丝”。但生活中总有些一己之力无法弥补的遗憾,由于年纪渐长,又有同学间或故去,曾经两年一聚的同学会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了,从信件到电话,慢慢的,同学之间的联系也在渐渐减少。
幸而,从2014年开始,经云龙得到了一份来自女儿的礼物----一部智能手机。“社交生活一下就丰富起来了。”经云龙说,在他用上智能手机的前后半年时间里,老同学们基本换了通信“装备”,开始扎堆玩起了微信、QQ等社交软件。
在刷朋友圈时,经云龙和朋友们关注新闻事件,热衷于讨论时事,当然更注重养生保健,晒旅游照片也是必选项。“每天只能用4个小时。”受到青光眼的困扰,经云龙给自己限制了使用时间,这让他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更为专注。
社交生活的半径也在扩大。经云龙使用的是酷派大屏智能手机,他常常要步行近十分钟,去住宅附近的南京移动营业厅, “工作人员对手机懂得很多,耐心地告诉我怎么操作。”做了数十年老师的经云龙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光,学习新知保持头脑的年轻。
在经云龙看来,通过智能手机,老年人拥有了以前无法拥有的独立的个人社交圈,头脑不再被地域和身体情况限制,“智能手机还能让老人保持年轻,智力上的年轻。他们发消息给我,我要回的,要评论啊,我得去想,然后把想法打出来,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