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浩
备受争议的手机上网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制度在上海率先被打破。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推动下,上海三大运营商自今年元月起全部推出手机流量季度计费方式。
对于新的季度套餐,引发各界热议,赞成者认为,季度套餐的推出打破了多年来执行的按月计费方式,实现手机上网流量计费的新突破;也有人提出,季度套餐仍然是到期作废,此举属“换汤不换药”,应彻底取消流量周期限制。对此,专家表示,上海率先实现上网流量计费以季度为周期,打破了冰封多年的流量套餐月底清零制度,有可能引发各地连锁反应,值得期待。
三大运营商终松口
2013年7月,上海市消保委针对信息消费现状、信息消费发展趋势、手机流量等问题开展了全市范围的信息消费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是否合理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手机流量不应月底清零”的呼声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有54.43%的消费者认为“月底清零”不合理,45.57%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近七成的受访消费者希望手机流量能实现跨月度计费,以方便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针对调查结果,上海市消保委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多次与相关电信运营商进行沟通,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松口”并公开承诺,在原有月度流量套餐的基础上,推出手机上网流量季度套餐。目前,三家运营商的季度流量产品均已上线。
按季清零只限流量包
上海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此次分别在原有月度流量套餐的基础上,推出了以季度为计费周期的季度流量产品。
移动推出的30元和60元季度包,分别包210兆和450兆流量。联通只有30元一种,包300兆流量。而电信则推出了10元、20元和30元三档,分别包60兆、150兆、300兆流量。
记者注意到,三大运营商的季度流量套餐,有效期均为90天,除了电信可以无限叠加以外,移动和联通仍规定“到期后不自动顺延”。
季度流量包能让消费者获益多少?记者致电上海移动客服咨询后发现,季度套餐包其实是原有月度套餐外额外订制的流量包,并不是套餐本身的流量。季度套餐超出时限后,依旧清零。同时,申请季度流量包可以立即开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用户在月底开通,实际使用期限仅有2个多月。
消
可见,季度套餐可以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上网时间,但对于每月套餐流量都用不完的消费者而言,季度流量包的推出意义不大。
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对上海三大运营商创新推出的季度流量包,各方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多数消费者认为,这意味着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上海市消保委常务副秘书长陶爱莲向记者表示,季度流量包作为月度流量包的补充,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合理控制消费,打破以往“按月计费、过期作废”的传统模式。
她强调说,手机上网套餐计费方式引起如此激烈的社会讨论,根本原因在于标准资费过高。而在这样的前提下,上海推出流量按季度计算有利于缓解按月收费的局限性,这对于争议多年的“按月计费、过期作废”来说,迈出了第一步。
对此,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告诉记者,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手机上网流量实际是一种无形的数字化资产,电信运营商有责任保护消费者的资产不受侵害。他指出,上海三大运营商创新推出季度计费周期,带动电信行业前进了一步,不仅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更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表示,上网流量是出钱购买的,月底清零给用户造成了损失。从保护消费者财产的原则出发,季度流量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诚信原则。同时,他认为,随着4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要调整计费方式或者标准,“不要只做收费专家,要做业务产品创新专家”。
降资费是根本
“现有套餐混乱、流量包内外资费差别大、流量提醒服务不到位,这三方面问题长期存在于电信运营商手机上网流量服务中。”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只有从这些问题上突破,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电信资费定价不合理,电信企业服务不规范,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信息消费的信心,而且会阻碍信息消费需求的发展。对此,陶爱莲建议,电信运营商应进一步改进电信服务,进一步降低电信资费,缩小套餐内外资费差异,制定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费方案,方便消费者合理选择。同时,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些有利于信息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