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正军/图
■本报记者 张 磊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及分析报告显示,网络团购成为新的投诉热点。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团购近一两年发展迅猛,尤其是在餐饮、美容、电影、娱乐、酒店等服务领域,低价团购确实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是,网络团购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纠纷,消费者在团购过程中屡屡遭受不公平待遇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团购让一些消费者沦为“二等公民”
网民参与团购,往往是因为价格实惠折扣较大,但是网民去商户消费时却发现,商家的服务也大打折扣,不少参与团购的消费者有“二等公民”遭受歧视的感觉。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接到一起比较典型的投诉。一位消费者在网上团购了98元的美发套餐,并向商家电话预约,要求预约理发师薛某接待。商家工作人员称薛某的客人已经排到半个月以后。这位消费者坚持预约薛某剪发,商家最终同意,但预约时间推迟到20天后。消费者不放心,还让商家工作人员记录予以确认。这位消费者苦等多日,按预约时间前往,却被告之薛某生病不能接待。更让消费者气愤的是,商家矢口否认消费者曾经电话预约薛某理发,并称没有任何记录。商家工作人员态度强硬,坚称“对于网上的团购活动,商家有最终解释权,团购客户根本就不能指定理发师”。
除了美容美发,电影票也是网上常见的团购活动。但是,团购电影票的消费者看电影时却发现电影院对待团购网民有一套另类门槛。一些消费者反映,有的电影院要求团购网民单独排队换券,常常是团购网民排着长长的队等候,而其他售票柜台没有几个人排队。“团购的人好像就是来占便宜的,要被单列出来让大家看看。”一位网民抱怨,“其他售票柜台没有那么多人等候,为什么不能给团购网民换券?”团购数量过大,影院服务跟不上导致换票繁琐等问题时常困扰电影院。
据了解,网民在参与网上团购美容美发、餐饮、电影票等服务项目时,常常无法享受到与普通顾客相同的待遇,这让团购网民心里很受伤。
商家为团购设置双重标准
一位消费者何先生近日参加网上团购,花费36元购买原价为104元的餐馆电子券,但是持券消费时发现,商家提供的菜品质量与网站宣传差别很大。这种货不对板的现象在团购服务中屡见不鲜。很多网民有这样的感受,在团购网站上,商家大都会用炫目华丽的图片说明就餐环境、菜品质量以及美发师的手艺等,可是消费者实际消费时会发现,那些看上去诱人的图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商家还有另一种手段,就是对团购活动细节不做具体说明。记者翻阅了多家网站的美容、餐饮等团购活动,有些团购活动说明不详细,商家做模糊处理,这样执行起来就有“弹性”,商家能以“拥有最终解释权”来推卸自身责任。
邱建国表示,有消费者投诉反映一些有瑕疵缺陷的产品通过团购流向终端消费者。当然,在运输过程中也有破损情况,但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缺陷产品混入团购,不能完全排除人为故意的嫌疑。
用双重标准对待团购消费者似乎正在成为潜规则。近期,一些网站还争相推出团购酒店旅游活动,但是不少团购活动增加诸多限制条款,如团购成功后将不得取消订单,预约成功后,团购券视为已使用,如遇修改入住日期及到店后出现入住问题,需客户自行与酒店协商,暂时不接受电话咨询,所有团购订单信息需通过网站查询等规定,这些规定均显现霸王条款色彩。
团购消费超低价存在高风险
目前,国内团购网站发展如火如荼,团购网站数量增长速度令人惊讶。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我国团购网站数量达到3265家,每天以近10家的速度增长。仅3月份,全国团购网站数量再增732家。
门槛低是团购网站涌入、引发千团大战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一些小型团购网站只需花费几万元,租赁一间办公室,雇佣几位、十几位工作人员就可支起炉灶。门槛偏低,竞争激烈,使得整个团购行业鱼龙混杂。
眼下,不仅团购网站数量猛增,团购项目也不断拓展,尤其是旅游团购。据了解,自从2011年1月初,去哪儿网率先推出旅游团购以来,仅仅5个月就吸引了上百家网站、上千商家涉足这一领域。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可否认,一些网上团购确实可以用更低的价格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实惠,但价格并不是消费者心目中唯一的价值砝码。消费者希望享受低价的同时,也能得到不折不扣的商品和服务,享受到与普通用户同样的公平待遇。
邱建国提醒消费者,目前来看,网上团购良莠不齐,超低价背后往往蕴含着高风险,消费者在参与网上团购时最好选择规模大,手续齐全的团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