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通信 » 业界资讯 >> 正文

业界资讯

为何收钱的业务就没人用?
江苏消费网 (2010-11-0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武晓黎

  “Mozila推出应用程序商店平台、AppBistro、亚马逊欲开Android应用程序商店与谷歌竞争、谷歌将推出Chrome应用程序商店、苹果应用程序商店推出软件开发者手册、WindowsPhone7应用程序商店目录公布、LG发布自有品牌应用程序商店、国内首个3G应用程序商店下载量超500万次......”看网上一篇关于无线应用商店的文章,后面会跟着一串相关文章。

  无线应用商店如此火热,以至于一位业内人士说:“不管你是运营商还是终端商,如果还没有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那你实在太Out(落伍)了。”
  这一切都源于苹果AppStore模式的成功。苹果让产业链各方看到,原来把握无线互联网的入口,可以如此有利可图。一时间,我国3家通信运营商和众多手机厂商一窝蜂地推出自己的应用商店,并“奋不顾身”地开发自己的手机应用。

  困惑接踵而来。

  人们发现,苹果模式在我国水土不服,国内消费者未必对花钱买应用那么感兴趣。而真正适合消费需求的杀手级业务的缺乏等,也让应用商店少人问津。

除了苹果没人赚钱

业内人士都知道,除了苹果的AppStore之外,全球目前大约有40多家应用程序商店还没有一家是赚钱的,而苹果的利润也很微薄。国外运营商沃达丰和SKT也都曾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我国运营商究竟该怎么做应用程序商店,他们自己的概念也很模糊。

  中国电信天翼空间副总经理吴江认为:“应用程序商店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运营商必须要掌握,并且承担起整合产业链的职责,这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于如何做,他个人认为,在没有考虑清楚之前,目前运营商发展应用程序商店有跟风之嫌。

  业内人士项立刚认为,运营商最大的能力是自身服务体系,而不是自己做内容与应用。运营商也去做应用商店,其实是沿袭了产品制造商的思路,是把自己的长处放弃了,去做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事。运营商最重要的是做业务管理、计费平台,把各种业务接入到这个平台中,帮助管理与计费,而不是做软件商店,分发和销售软件。

只要收费我就不用

  北京消费者米高是苹果的忠实用户,但他的手机并不下载什么收费应用。他说:“玩儿‘拖拉机’我就玩5盘,第六盘开始就要下载收费版本了,我就不玩儿了。要真想玩儿,我就去用电脑玩,用手机也就是偶尔消遣一下。”

  由于长期在互联网上养成的免费应用习惯,我国手机用户对于收费的无线互联应用并不买账。大部分人都只会在手机上下载一些免费软件图个新鲜。加上手机本身屏幕和网速的限制,真正需要联网的游戏和其他业务也很难在手机上完成,因此,米高的消费心理很有代表性。

  运营商也深知这一点。吴江说,现在天翼空间每个应用的平均下载次数大约为1000次,其中收费应用是100多个,但自从某些应用开始收费后,下载量马上就降低了1/3。而中国电信仅前期对应用商店的投入就已经高达1亿元。

  “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去培养用户习惯,如果现在以收入为导向发展这项业务显然是不成熟的。”吴江说。

欺诈太多让人发憷

  北京消费者小任是“双枪”用户。他拿出自己的iPhone给记者看,上面只有在电子市场里装的各种免费软件。“植物大战僵尸我已经打通关了。”他说。接着他又拿出一个MP5。“这里面是我在网上免费下载的电影之类的,不管什么格式都支持,这样看视频我可以不用手机。”他说,虽然带着两个终端有点沉,但这样放心,节目源也没有什么限制。

  视频业务是无线互联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但由于手机对格式的限制造成的麻烦,以及此前SP乱收费给消费者留下的心理阴影,一般用户不敢用手机去尝试视频类应用。以小任为例,他换3G手机不到一天,因为不小心看了一下视频,200元的预存话费就被扣光了。他说:“我永远也不会用手机再下载视频了,都不知道话费是怎么耗光的。”

“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

  移动搜索、位置服务、应用商店、无线音乐、手机网游、手机视频、手机银行、手机论坛、手机社区、手机网游、移动IM......尽管当前移动应用数目众多令人目不暇接,但并没有什么“杀手级”应用。

  上述业务中,有些不符合国人消费心理,有些属于受制于收费、终端等因素无法普及。新太科技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宁学军说,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以及手机的型号千差万别,给相关应用开发和服务拓展制造了障碍。相关厂商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时,需要在手机终端安装相应的软件,这给后续软件版本升级和内容升级都带来了一些障碍。此外,手机终端屏幕的大小也制约了相关业务的发展。当前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获得的信息量无法和互联网应用进行体验对比,互联网应用已经多姿多彩了,如何往移动互联网进行移植依旧是一个难题。不稳定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也是制约“杀手级”应用出现的原因之一。目前不同省份移动互联网的带宽和资费各不相同,数据通信的覆盖和接口也不同,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的收费方式。

  看上去很美的无线应用商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