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经深入人心,无论商铺还是最终消费者,大都知道电子商务的重要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但遗憾的是,从事电子商务的大大小小网站目前要么处于微利或者亏损、要么处于赚取广告费这样相对尴尬的阶段,前者例如淘宝,后者例如IT168.网站逐利的动力让团购这种久而有之的模式又重新抬头,一方面由于传统的B2C和C2C在激烈竞争中利润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在于,团购这种模式有助于电子商务网站向销售链的上游厂商、总代理商提出要求分享利润。
正是由于拥有了足够量的同类购买需求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网站才能在销售链中拥有话语权,从而争取更多的利润,这也正是团购业务重新抬头,成为电子商务新热点的关键。那么对于尝试开展团购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而言,团购有哪些特点,又在哪些方面需要重视和加以关注呢?
三方互动:团购模式的关键
团购业务的组织者一般而言有两个基本能力需求:一方面要能组织到一定规模的消费者,以作为和供货商谈判的筹码;另一方面要能组织到相当数量同类型的供货商,以便争取到最合理的折扣和提成比例。这两个功能有时会统一在一个组织者身上,例如组织建筑材料的装修论坛,既负责购买者的组织又负责和厂商的谈判——但当用户规模很大的时候这两个功能就会渐渐分离而改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比如人气比较高的网站常常用来作为聚拢分类消费者的手段。
就互联网业务而言,它在资讯、用户组织、产品陈列等方面固然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对可以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实现的团购也能独立完成,但对于更普遍不接触互联网的用户,需要看到实物才能做购买决定的销售者,它的作用就大大打了折扣。而目前很普及的手机短信,这种传统SP业务和渐渐流行起来的无线网络功能,则有效地填补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薄弱环节。
目前的SP业务,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地和消费者、厂商和团购组织者保持联系与互动。手机的普及性、SP业务的简便易用性让它能最大程度地被团购模式所采用,保证商家、买家、团购组织者这三方之间的沟通。
会员制模式:有效克服团购弊端
传统的团购,无论是否借助互联网基本模式,都为组织者和卖家达成协议后组织买家,在特定时间内按照低于市面的价格组织购买,然后再和卖家进行对账获得佣金。这样的模式有一重大弊端:破坏了卖家的价格体系。混乱的销售价格往往是零售业中的一大忌,而传统的团购却无一例外以打折减价的面目出现。归其原因一,则是由于团购的产品项目过于有限,无法长期吸引同一买家反复消费;其二在于没有建立良好的买家消费积分计算、核实系统,无法进行长期的统计(信用卡的模式能做到这两点,但其投入相对偏高)。这一问题导致了团购无法突破组织者自身的宣传范围进行营销,只能在卖方“容忍”的状况下进行小规模的宣传,无法做大。
如何选择一种便宜实用高效的模式,一方面保持了卖方的价格体系,另外一方面又对买方进行实际有效的回报,是具有创新性的团购模式的重点。而对买卖双方都采用会员制模式则可以通过事后结算的返点的模式避免这种困境,并且能够减少组织单次团购的交易成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会员、扩大规模上。
参考国外零售业的经验来看,无论是以日用百货为代表的沃尔玛、家乐福,还是家具为主的IKEA,一直都把发展会员制作为营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会员制这种模式除了可以通过积分、返点、让利等多种营销手段促使消费者进一步消费以外,更重要它可以对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行较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分析研究,从而为零售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库存、采购的决策提供数据作为依据,在和供货商谈判时有的放矢。跨国零售集团的采购,本质上和本文所说的团购实质类似,都需要在一定规模相同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在买卖双方博弈中取得优势,而对消费者的组织和分析,毫无疑问是其成功的关键。
提示:对买卖双方交易状况进行监控是团购的难点。
团购模式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有效地对交易的实际金额进行准确快捷的统计,这涉及到组织者从卖家得到佣金的多少以及给买家的返款。如何避免买卖双方跳过团购组织者直接达成交易,是监控的重点所在。一般而言,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屏蔽买卖双方的联系方式来控制此环节,也可以通过现场组织安排工作人员的方式进行现场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