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政策行情 >> 正文

政策行情

银行“喊”你去核查账户身份
江苏消费网 (2013-04-16)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赵冰涛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全国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254号)要求,我行对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开展核实工作。”
  这是中国银行日前发布的公告。笔者近日从多家银行获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已开展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重点核查2007年6月30日之前的账户和非居民身份证开立的银行账户。
  银行人士提醒储户,要清理手中的银行账户,对于老账户要及时去银行进行身份核查,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清户行动”各行做法不同

  据了解,早在2011年底,央行就发文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开始账户核实工作,“依法对存款人使用伪造、变造身份证件开立的虚假银行账户、假名银行账户、匿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依法中止为身份不明的存款人提供服务。”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账户身份核查将于2013年12月底结束,主要核查两类账户的个人身份信息。一是原开户证明文件为非居民身份证件;二是2007年6月30日(含)以前开立且之后未进行身份核实的。
  笔者从各大银行客服处获悉,目前不同银行对账户采取的措施不同。若今年年底之前客户的账户信息未经核实,中行和广发行表示暂时不会影响目前的相关业务,但光大、建行等银行将对未核实身份的账户暂停服务。例如,年底之前未经过信息核实的浦发银行用户,基金、黄金均不能开户,网上的结售汇也会有影响。

三类银行账户或被误删

  据悉,2007年之前,银行还没有上线“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办卡人可以持他人或者伪造的身份证开设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而且,当时还可以批量办卡,这会造成虚假账户存在。
  银行人士告诉笔者,前几年,大量出现的银行卡手机短信作案,几乎都是不法分子诱骗持卡人将资金转移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而这些账户绝大部分都是假名、匿名账户。同时,腐败、金融诈骗往往与假名、匿名账户相联系,系统的启动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把企图以虚假身份证开户的不法分子堵截在银行体系之外。
  “虽然此次银行核查个人账户信息主要针对各类虚假、匿名账户,但是储户没怎么动过的合法个人账户也可能被误删。”中国银行相关人士提醒说,2007年6月30日以前办理的工资卡、定存账户和房贷卡有可能被误删,有这些卡的储户最好带着身份证到银行进行核实,避免账户注销带来损失。

储户称太麻烦担心补年费

  “办理5万元以下业务就要出示身份证,就因为我这张卡几年没用过了。”在北京亚运村中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冯先生告诉笔者,他在2007年曾办理过一张中行的储蓄卡用作工资卡,但第二年跳槽去了别的公司,便没再使用该卡。最近,为了转一笔款给朋友,他重新启用该卡时遇到了“补身份”的尴尬。
  淘宝店主李女士则对银行核查账户有另一种看法。“去银行补登身份信息时,银行会不会要睡眠卡补交年费?如果那样,还不如放着不管,让银行清理掉算了。”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对于“双零”账户的清理的确让不少储户心存顾虑,多年没有用过的卡或存折显示余额为零,很可能已经欠下了多年的年费。在补登信息与放弃账户之间,多数储户均选择了放弃。也有部分受访者对笔者表示,要回家去提醒一下老人,看看有没有匿名存单,以便及时核查防止账户被冻结或注销。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