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道定千古诗,双手摆动百万兵”,这是皮影戏留给人们的印象。虽然南京皮影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它的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到2007年底,南京市公布了87项市级非遗名录,皮影戏就被纳入其中。
夫子庙是皮影戏的主要舞台
南京人对皮影戏的热爱丝毫不输给北方人。由于皮影戏一个戏班才几个人,道具简单,一只戏箱、一副扁担挑子即可走街串巷演出。在农村逢到喜庆婚嫁或庙会、社戏,一户农家或几户集资,不用多大开销,就可请来皮影戏班。
明清时期,南京的夫子庙便是各地皮影艺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少老南京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在夫子庙观看皮影戏的情景。一个个高约尺许的皮影人物,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那些略为夸张的眉、眼、嘴巴和胡须,刻画出人物忠奸分明的性格特征,让人深入其境,忍俊不禁。
上世纪50年代初,南京夫子庙、下关一带的皮影戏演出十分兴盛,娃娃们最喜欢看皮影戏,散了场也不愿离去,后来,还发展到很多中小学生也成了皮影迷,他们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找来马粪纸,自己用刻刀刻制各种皮影人物,皮影的手、腿关节均用细铁丝和棉线相连,摆弄起来也能活动自如。
济南艺人落户开创南京特色皮影
50多年前的南京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皮影戏了,当时为了活跃文化市场,特地从山东济南请来皮影剧社演出。在夫子庙的人民游乐场里开设皮影剧院,每晚演出皮影戏,一般以神话《西游记》《封神榜》和历史故事《水浒》为主要内容,皮影剧社的张子明、王长生师徒落户定居下来,从此南京便开始筹建木偶皮影戏剧团。
最为突出的是皮影表演艺术大师王长生从济南来南京落户后,潜心研究皮影艺术,不仅能说、能唱、能演,而且能刻、能画、能染,是当代少有的“全能”皮影艺术家,他的刀法明快简洁、造型古朴典雅,融北雄南秀的皮影艺术于一炉,并为逐渐形成南京皮影独特艺术特色奠定了基础。
1989年,他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节演出,受到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同年,中央新闻制片厂拍摄了皮影艺术家王长生的专题片。王长生成了南京皮影艺术的泰斗,也带动了南京皮影戏风靡至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南京跟着山东皮影剧社张子明和王长生学艺的姚其德、张燕林,并不拘泥于北方皮影的粗犷及以打打杀杀为主的武戏,而是不断学习创新改进,逐渐形成表演细腻、动作连贯的南京特色皮影。姚其德也成了南京皮影戏的代表人物。
随着一批民间艺术家被列入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姚其德也被确定为皮影戏项目代表传承人。被称为“南京皮影第一人”的姚其德说,过去一个皮影人物只需一人用3根细棒操纵,现在增加到7根,要由两三人操作,这样皮影人走路、跳跃、扭动、踢腿、翻筋斗,每个关节都能运转自如,如今的皮影戏表演不仅难度增加,而且表现形式更具现代感。
皮影戏观众群定位于少年儿童
与姚其德同一师门的张燕林在13岁时考进了南京戏校皮影戏班,从此和皮影戏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燕林凭借着自小剪纸的扎实功底,刻绘皮影造型和表演皮影戏的技艺大为长进,他的皮影雕刻技法讲究齐、圆、尖,所雕皮影造型平直圆润,表演时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1999年张燕林应邀赴香港演出,引起轰动。2000年5月,张燕林组建南京皮影剧团。为了拯救这一濒临消亡的古老艺术剧种,他把皮影戏的观众群定位于少年儿童,发扬皮影戏诙谐幽默、动作夸张,善于表现童话、神话、动画的优势,创作和制作了一批深为小观众喜爱的《周处除三害》《金斧头》《会摇尾巴的狼》等经典皮影戏剧目。他家中的大床底下仍珍藏着180多张皮影造型,他幽默地说:“让皮影陪自己入眠,会觉得睡得更香、更甜。”
现在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专门辟有皮影小剧场,由姚其德专门制作出四套皮影剧目,并培养了一支表演队伍,每天定时为游客专门上演皮影戏《金斧头》《乌鸦与狐狸》《龟与鹤》适合少儿口味的童话剧、寓言故事等短剧,深受大批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的青睐。
(徐龙梅 徐延平 孙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