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饭店点餐时,先需要扫码,但一扫开还要关注公众号,不关注还点不了餐;离开停车场,交停车费用又要扫二维码,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关注公众号或者进入小程序等繁琐过程,才能顺利缴费离场……眼下,二维码在人们生活中称得上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然而上述这些让人费时还头疼的遭遇,你是否也频频遇到?二维码这个科技催生的产物,让不少人是“爱恨交加”。
二维码的好处自然是多多。比如,扫码点餐代替人工点餐,不仅可以减少消费者排队点餐的时间,而且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减少一些消费者、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方便又卫生,越来越成为餐饮业的主流点餐方式也属事出有因。再比如,交临时停车费、买饮料这样的小额消费,准备零钱、商户找零过程中,以前确实存在不便,现在扫二维码,即可手机支付,钱包里再也不用带零钱了,岂不快哉?也正因为二维码附带的这些便利,很多人现在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貌似一身轻松地出门。
然而,看似便捷的二维码式生活方式,实际也给用户带来了困扰。首先,扫描二维码,很多时候并非一扫就了事,还经常会伴随着扫码之后强制关注公众号,其后相关公众号还会不停推送各种广告,对于不需要此类信息的用户,这也是一种信息噪音。更重要的是,强制关注公众号、进入小程序、注册授权甚而成为会员等一系列操作背后,也不可避免存在信息收集行为,甚至会强制用户授权信息,包括昵称、头像、手机号等等,导致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隐患。让部分消费者尤为无奈的是,动辄“扫码点餐”,这对部分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用户也极不友好。而在商家通过二维码看似提升了服务方便度之时,这些扫码带来的繁琐、障碍,事实上又造成了另一种服务质量下降。
对于随扫码而来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正在重视起来。近日,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就发布了两份指引性规则,其中一份对消费者诟病较多的“扫码点餐”做出了规范指引,要求店家提供扫码点单时,不得强制要求消费者对手机号、微信号等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或授权,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此外,对于经营者违法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监管部门将进行查处。
这是首个针对“扫码点餐”出台的指引,但仅仅针对餐饮企业,其实在生活的诸多领域,消费者都有此类困扰,在扫码预约参观、开具电子发票、充值的很多场景中也会出现被强制关注公众号、授权个人信息的情况,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无处不在。因此,也有不少消费者建议将上述指引性规则推广到更多领域。
更早一点,在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曾发文指出,仅提供“扫码点餐”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多地消保委也数次呼吁、多次提出整改意见。微信官方也对此进行过整治,发布《关于扫码点餐过程中强制关注公众号的限期整改通知》,倡议行业参与者完成商家服务流程的自查及限期整改优化,保护消费者权益。
再打开法规,我们可以看到: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的相关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可见,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特别是相关服务在非必需的情况下仅仅提供扫码方式,不管企业是出于“偷懒”还是刻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不仅给部分消费者造成了消费障碍,还已经涉嫌违规。
对于每天必须和各类消费场景打交道的“社会人”来说,扫码确实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同时衍生的一系列不妥现象依然存在,很多消费场景、服务提供者,还是“屡教不改”。有法可依,也需要多方发力才能发挥法律的最大效力,也就是不仅需要企业自查,规范好自身行为,监管、执法部门也要通过指引、日常检查和处罚,对违规行为多加约束。作为消费者来说,对于强制收集信息的行为勇于说“不”,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可在合理要求遭到拒绝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
让人又爱又“恨”的二维码,请允许消费者偶尔说“不”吧!毕竟,技术进步一定是以人为本的,不能让个人权益反而受技术之“害”。
评论员 徐悦 薛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