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光朝的幸福茶馆成为游客了解下党乡的窗口。
■本报记者 张文章 文/摄
7月21日,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古村飘扬着一面古色古香幡招的“幸福茶馆”里,耄耋之年的茶馆老板王光朝正笑哈哈地免费泡茶款待四方游客。弥漫茶香的茶室木架上摆放着品牌统一为“下乡的味道”手工茶等多种农产品。游客们喝着爽口甘醇的茶水,倾听老王介绍下党乡的风土人情、今昔变化……
地处闽浙两省三县交界的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素有“闽东西伯利亚”之称,是宁德市4个特困乡之一,还曾是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直到1988年建乡时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如今,下党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红色旅游产业,早已脱贫致富,出乡的公路就有5条。
葱林翠竹、百年廊桥。下党乡世外桃源式环境和红色旅游要素吸引了许多游客。这让下党村村民王光朝思路大开,他决定开一家茶馆,通过茶馆传播下党乡的故事。他投资6万元改造祖屋,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还送了部分字画和茶桌。王光朝和妻子吴光菊用传统手工制作的茶叶,打上“下乡的味道”品牌名,摆在茶馆里销售。如今,幸福茶馆十分热闹,每日客流量多则四五十人,少则也有十多人,一年接待客人逾千人。王光朝指着一大叠中国邮政快递单告诉记者,去年茶馆收入4万多元,随着知名度打开,网购消费者暴增,他每天都要通过邮政向外邮寄手工茶、笋干等农产品。
走出“幸福茶馆”不远,在清澈的下党溪畔有一家名为“百口食堂”的餐馆。58岁的餐馆老板王明寿摘下眼镜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从15岁就开始走南闯北,在外创业。2016年,下党村干部动员王明寿返乡创业。
王明寿见过一些世面,见村里游客渐多,就决定建个大型餐馆。为了让餐馆格调与下党古村建筑风格能协调,王明寿专门到别处拉回旧料,请来4个师傅重新修建。2017年,一个装修风格很“土味”的餐馆“百口食堂”对外营业了,一次可接待百人以上的旅游团队。餐馆菜肴也很有本土特色,让游客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下乡的味道”。王明寿告诉记者,这餐馆名称有个来源,在清朝道光年间,下党村王氏家族出了个“百口同居”的大家庭,取名“百口”也有共同生活、共同致富的意味。为带动村民致富,餐馆全部招村民帮厨,还让村里的困难户王光玉以贴息贷款入股。这两年“百口食堂”生意兴隆,王明寿和王光玉两人去年就各分得6万元盈利。
夜幕降临,记者入住下党民宿。在静谧路灯照映下,沿弯曲的青石小径,记者走进下党村47号这栋明清风格的三层木楼里,土墙、木楼、古式装修,加上现代洗浴、电器设备,给记者奇妙的感受。
下党古村民宿是个旅游热点,20多家各具特色的民宿散布在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群中。第一家民宿下党85号是村干部王菊弟创办的。2015年他引进福州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团队,对自己位于下党村85号的一栋墙体剥落、瓦片破损的老房子进行改造,改造后,这栋饱经风霜的木屋瞬间成了网红民宿。随后,村民纷纷参与到民宿项目,短短几年时间,下党就建成20多家民宿和9家农家乐,100多名青年人返乡创业,去年下党乡接待游客18.3万人次,为村民直接增收900多万元。
在下党乡采访期间,记者处处都能看到“下乡的味道”的品牌宣传。说起这个品牌,返乡创业青年王明秀十分自豪。6年前,王明秀还是一名资深的“外漂一族”。一次偶然的回家探亲契机,看到乡村巨变,旧貌换新颜,他毅然放弃了“城市梦”,拥抱“乡村梦”。
在下党乡,最多的就是茶叶,但是全乡没有一家规模茶厂。王明秀萌生了要打造茶叶独特品牌的想法。王明秀创办了梦之乡茶厂,2015年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品牌商标,启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开创了全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6年来,通过打造“下乡的味道”这一品牌,使下党乡每亩茶园的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了6000元,社员收入翻倍,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王明秀同时还创办了巧媳妇咸菜馆、农家乐,打造起旅游业态,继续带动群众增收。
时下,“下乡的味道”这个品牌已成为寿宁县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寿宁县成立福建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对该品牌进行保护、开发和运营。宁德市、寿宁县市场监管部门也积极主动指导本地企业申领并加以后续监管,突出品牌引领作用。藏在寿宁深山的高山茶、脐橙、锥栗等生态农产品,纷纷走出大山,走进城市餐桌,带去寿宁农民朴实的祝福。
下乡去,尝尝下乡的味道,这正是小康时代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