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重庆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将企业信用信息录入企业联合征信系统。
图2:重庆市工商局巴南分局情报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在分析近期企业信用信息汇总情况。
■本报记者 刘文新 文/摄
欠缴员工养老保险、受到行政部门处罚、虚构经营数据等,都可能导致企业中标的项目“泡汤”。目前,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以下简称征信系统)信息量已达2660万条,逐步应用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质认证、评优评强等领域。
近年来,重庆市工商局建立完善信用档案,促进信息公开,推进信用信息应用,探索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了“政府管理、社会监督、企业自律”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重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信用查询防范风险
重庆市工商局推出的征信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对企业基本信息的查询。
2013年初,一家建筑企业以外地某建筑公司分支机构名义,希望承接一个上亿元的建筑工程,并向投资方提供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材料。投资方考虑到项目投资较大,想进一步了解拟合作企业的相关资质,遂到重庆工商部门查询,这才发现根本没有这家建筑公司分支机构的登记信息。随后,重庆工商部门与外地建筑公司联系,也证实该公司并未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工商部门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对这家造假企业进行了处罚。
重庆市工商局信用处副处长黎晓华告诉记者,重庆市工商局以企业信息社会化应用作为切入点,建立社会监督制约机制和广泛的企业信用信息获取渠道。在重庆市工商局和下辖各区(县)工商局设立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查询窗口,免费为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群众提供查询和打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报告服务。企业也可到重庆市工商局机关或企业注册所在地的查询服务窗口进行查询,办结时间从3天缩短到即时办结。方便快捷的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催生了信用信息查询需求迅猛增长,从2010年至2013年,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报告出具数量从68份/年增加到3754份/年,查询户数从200户次/年增加到21万户次/年,企业信用网访问量从80万人次/年增加到200万人次/年。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化应用将企业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
“目前,在公共资源交易、资质认证、财政资金补贴、评优评强、工程建设等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已纳入政府日常监管活动中。”黎晓华告诉记者,重庆工商部门率先在全国将企业信用信息应用到招投标环节,打破以往工程建设招投标只重经济和技术,不重诚信的传统。从2010年试点至今,“投标企业信用查询、中标企业信用公示、企业信用评价”三项制度逐步形成。2013年重庆市共对3999户中标企业的信息进行了公示,公示率达100%;各区县也在112个工程建设项目、302个政府采购项目、58个土地交易项目中开展信用评价。
在工程招投标项目中,将“诚信分”作为评标的重要内容,给不诚信企业戴上了“紧箍”,串标、围标等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报名参加工程项目投标的企业数量锐减。重庆忠县水坪小区上档升级工程是400万元的工程项目,报名投标企业仅48户,而在以前,类似这样的工程项目,报名投标的企业至少有上百家;重庆永川区茶山竹海供水工程评标过程中,在了解到企业信用评价的具体办法后,14家投标企业当场退出投标活动。
打通“孤岛”共享信息
“信用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快速通道。”黎晓华认为,工商机关的职能是打假、护真、维权、规范、监管,其全部内核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立信,即:记录信用、培植信用、监测信用,提高市场的公信力,并通过工商信用建设,为企业积累信用资产,为发展经济营造信用环境,为市场经济秩序建立正确的导向。
要实现立信,首先应掌握充分的信用信息。早在2006年,重庆市政府就安排上千万元的专项资金,交由重庆市工商局代为开发和管理征信系统,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发了“信息征集、信息应用、监督管理”三大功能模块,构建了“两横一纵”的信息征集共享服务网络架构,即:重庆市工商局与市级各部门,为一横;区县工商局与当地同级部门为另一横;区县工商局、市工商局两级联动为一纵。“两横一纵”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有按规定向征信系统提供信息的义务和免费查询获取信息的权利,从而实现重庆全市范围内的信息征集共享应用。
据悉,征信系统已实现国税、地税、人力社保部门在线自动采集,法院、质监等市级成员单位和各个区县的定期传输,其他市级部门的不定期传输。征信系统已征集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2660万条,其中来自工商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部门的数据过半。内容包含企业资质等级、行政处罚、司法判决、拖欠税费以及获得奖励等内容,为开展信息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联合征信系统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工程已经上马。今后,重庆所有企业数据都会及时更新,原先分散在很多部门的信息“孤岛”将实现连通。
与此同时,重庆工商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建立以工商为核心的跨部门联合信用监管机制,指导各区(县)工商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创新开展信息应用工作,依托互联网,创建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如在北碚区建立农家乐信用服务网,对农家乐信用进行评级;在开县开展出口兔肉、猪肉质量安全诚信评价;在石柱县开展县长质量管理奖评选。在垫江县、綦江区和璧山县开展跨部门的失信企业联合惩戒试点,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合信用监管机制。在巴南区创建了以信用公示为主的诚信巴南网站,探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
此外,重庆工商部门还积极将工商企业登记信息免费提供给各级政府部门,以促进政府部门的业务工作。如:人民法院通过信息共享,完善积案数据库;税务部门在税源监控、税费追缴工作中对企业股权变更信息进行查询;民政部门在防范民政资金被非法占用的清理工作中,对企业登记情况、从业人员状况进行查询。征信系统的信用信息还被应用到解决劳资纠纷、本地经营者引进资金、信贷融资等各项工作中。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仅九龙坡区、渝北区等部分区县利用征信系统信息追缴税收3.1亿元,为国家财政减少非法占用民政困难救助资金支出近131万元,为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240.3万元。
让失信者付出代价
依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因该企业逾期未参加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将会受到三年内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限制,重庆工商部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限制“黑名单”数据库。一旦进入“黑名单”数据库,则无法在新办企业担当法定代表人,全面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在质监、司法等领域,也都建立了“黑名单”制度。
2009年7月,方某租赁重庆市云阳县一家公司的闲置房开办家具城,但合同期满后,双方未能就续租达成一致。方某拒付该公司两年的租金,并拒绝交出房产,且在该公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仍避而不见。云阳县人民法院对方某实施了强制执行,并将其不诚信行为列入司法“黑名单”,拟作出司法拘留15天、罚款10万元的处罚。后来,鉴于方某有悔过表现并及时付清租金,法院最终给予方某罚款2万元的处罚。
这是云阳县在诚信体系建设中,严惩不诚信行为,给诚信者带来便利,让失信者付出代价的典型案例。专家表示,随着重庆市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类似的案例将越来越多地出现。
从2014年2月开始,人们只要登录“重庆企业信用网”,就可以迅速查询到企业的相关信用信息。重庆市工商局推出的这一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将企业信用信息分为基础信息、优良信息、不良信息几个大类,集中在企业名下统一展示。只要在查询框内输入所要查询的企业名称,所有有关该企业的信用信息就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无信则不立”已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失去信用就寸步难行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