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江苏消费 >> 正文

江苏消费

南京夫妇被忽悠 买山东“海景房”比当地贵1倍
江苏消费网 (2010-03-26) 来源:扬子晚报
阅读:
  南京市民刘先生昨天一早,就来到了在南京新街口正洪街广场举行的省暨南京市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投诉主现场,手里紧攥着自己购买海景房的2万元收据。他告诉记者,他想退掉开发商以每平方米4000多元卖给他的位于山东龙口的海景房,因为他通过调查发现,龙口那里的海景房当地的价格只要2000多。他认为,开发商就是在钻他不懂当地行情的空子,欺骗了他。一些消费者想通过媒体呼吁,不让更多的消费者和他们一样上当吃亏!

 

  这对老夫妻称买海景房让他们伤透心。吴俊 摄

  事件缘由:每平米4000多元买海景房

  去年9月中旬,刘先生在新街口,接到了一份广告传单,传单上宣称,公司有大批的海景房,这些房子位于山东龙口地区,这个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适合老年人居住。

  看到宣传页之后,刘先生便有些动心了,于是按照宣传单上留下的地址,来到了这家位于新街口附近的置业咨询公司。公司的一位徐姓业务员接待了他,她告诉刘先生,现在龙口地区正好有一个海景楼盘在销售,而售价也很便宜,每个平方只要4000多元,房子面前就是大海,真的很舒服,很适合老年人居住。

  为了增加可信度,这位业务员表示,每周六都有看房车去龙口看房,只要刘先生有时间,就可以坐车去,如果买房了,车费食宿费都可以报销。回家之后,刘先生便和老伴商量了一下,准备周六一起去趟龙口。

  刘先生后来回忆说,当时上车之后,他看见同车的只有三四户人家,整个车显得空荡荡的。可是坐了8个多小时车,到达龙口之后,他和老伴就几乎给当地售楼处的人围了起来,平均每个人身后都有两三个人跟着。

  “就连我上厕所都有人跟着!”刘老先生说,当地售楼处的热情让他真的有些接受不了。当时他就有些奇怪,为啥这么多人跟着他们,而且是寸步不离。

  在售楼处现场,工作人员反复向他们介绍这个楼盘的优点,并且告诉他们,海景房是稀缺资源,卖掉就没有了,买了之后不仅可以自己居住,而且很适合投资,如果当天缴纳定金,还可以享受房价的优惠。想想当时南京的房价,再想想龙口海景房的价格,刘先生和老伴便交了2万元的定金。

  实地调查:当地每平米只要2000多元

  回到南京之后,刘先生和老伴满心欢喜地将自己买房的事情告诉了女儿,女儿也蛮高兴的,因为父母平时很操劳,有个地方平时休闲放松也不错。于是女儿提出,由父母带队,她也坐看房车去看看父母买的房子。

  10月6日,跟着看房车,他们一家再次来到龙口,由于已经是老客户了,这次的龙口之行,并没有人围着他们。无意中,刘先生一家在自己所买的楼盘边上转悠,在不远处的一家楼盘,他们遇到了一位当地买房人,问及他所买楼盘的价格,对方告诉他,只要2000多元。

  “我买的房子要4000多,怎么旁边的房子只要2000多?”听到当地人的买房价格之后,刘先生有些不敢相信,于是他和家人又跑了当地的几家楼盘,结果发现,龙口地区的房价确实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刘先生感到有些上当了,自己房子的价格怎么会这么高呢?于是他向开发商要求给个说法,开发商表示,价格的事情要问你们南京的置业公司,就这样,在几个月中,刘先生和老伴便在相距千里的开发商和咨询公司之间被推来推去。

  公司态度:不能退钱,按白纸黑字执行

  为了帮助刘先生要个说法,记者昨天中午陪同刘先生和老伴来到了这家置业咨询公司。面对刘先生的出现,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似乎已经清楚来意,主动表示原来接待刘先生的业务员已经去山东龙口了,因为当天是他们公司每周一次的看房日。而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恰好不在,他们也去海景房的销售现场了。

  记者在这家公司内看到,墙壁上贴的几乎都是来自于山东地区的海景房销售广告。刘先生说,当时他就是在南京的这家公司内被说动心,才去龙口买房的。

  好不容易,记者联系到了该公司的销售主管陆先生,对于刘先生提出的价格问题,陆先生表示既然刘先生已经交了定金,那么就应该认可房子的价格,公司不能退钱,得按照白纸黑字执行。

  记者看到,刘先生手中共有两张收据,一张收据上写着2万元的收据,而另一张则写着房屋价格和定金不退的字样。

  对于这位销售主管的说法,刘先生显得十分气愤,他表示,自己人在南京,难免对山东龙口的价格不清楚,显然这样就让人钻了空子,他直言,也许这钱要不回来了,他就想通过媒体,告诉所有想在外地置业或就想买海景房的购房者提个醒,不要像他这样被坑了。

  律师观点:“定金”是可以要回的

  据记者了解,在南京市开办一家山东海景房销售处,只需提供外地楼盘的销售资质,就可以在工商部门注册。正是由于该行业的准入门槛低,而利润丰厚,无需大量投资和承担风险,于是大大小小销售处在市内遍地开花,其中不乏二、三级小代理商在从事着“拼缝”的行当,这也造成了同一楼盘销售价格不同的问题。另外,低级小代理商在当地开发商那里“话语权不足”,很难对楼盘进行准确、客观的介绍,容易误导购房者,并带来麻烦。

  江苏天之权律师事务所曹义怀律师指出,从刘先生的遭遇来看,其在购房前对当地的价格行情并不熟悉,显然有些冲动消费的嫌疑在里面。对于刘先生的维权办法,曹义怀建议,首先从价格上来看,消费者的质疑必须建立在开发商房价忽悠的基础上,怎么判定开发商忽悠,得让物价局说了算。因为商品房政府部门都有相应的指导价格,然后开发商根据一定的价格区间进行浮动,如果刘先生买的房子价格确实过高,违背了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区间,开发商必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定金必须得退还并要进行相应的赔偿。

  其次,在此次消费维权的纠纷中,卖方反复强调刘先生所付的是“定金”,给了就不能退了。这其实是对“定金”涵义的误读。曹律师指出,在商品房购买交易中,“定金”存在两种涵义,一是“应约”定金,二是“履约”定金。刘先生属于前者,即答应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但如果对购房合同中的条款,刘先生不满意,购房合同无法签成,那么刘先生不是违约方,自然定金可以要回。

  最后对于异地置业,曹义怀律师提醒,市民在选择外地房产时,首先要选择大型专业的代理机构和当地有实力的开发商销售的房产。此外,还要实地考察,认真了解当地房地产行情及房产的相关手续,做到万无一失后再交钱签合同,以免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实习生 虞海波 记者 陈 郁

  这位先生讲述着假牛皮真害人。 吴俊 摄

 

  “沙发我不要了,我就是来让这家企业曝曝光,不能再坑害咱们消费者了!”家住南京板桥的余先生,昨天一大早就来到了3·15投诉现场,手中的一大块“牛皮”很是引人注目,他说,他的这块皮是从价值6000多元的沙发上剪下来的,让大伙儿看看这“牛皮沙发”怎么吹牛皮的。

  2007年7月8日,余先生在花神家具港专卖店购买了一套沙发,该沙发是广东一家名为名裕沙发厂生产的,沙发标签上清清楚楚地标明为“厚牛皮”,当时,销售员还送给他一个茶几,总共价格6380元。花了这么一大笔钱,本想着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家享用了,不曾想带来的却是无尽的麻烦。余先生告诉记者,最初几个月,沙发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半年之后,沙发表层开始褪色。紧接着局部开始开裂,裂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蔓延到整个沙发表层。最后脆得如同纸片一般。

  2008年7月,余先生与妻子一道,赶往花神家具港专卖店讨要说法。该专卖店工作人员答复说,余先生一家购买的沙发已经过了为期一年的保质期,现在不能更换,更不可能退款。

  余先生听到这样的回答,当即表示,所谓的保质期是对真材实料的商品起作用的,自然不能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保护伞。“你用连‘人造皮革’都不如的材料来冒充真牛皮,还谈什么商品保质期?”余先生的质问让商家无言以对。但至今此事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余先生表示,他也不指望这件事在2年后,能够有多大进展,就是想在这个特殊日子,引起社会的关注。(虞海波 陈 郁)

 

投诉镜头二

上不了牌,电动车3年没法用

 

  “记者同志,能不能登个报纸,让常州的激浪电动车厂,还我电动车的发票呀?”昨天,南京市民张先生直奔本报设在3·15消费者权益主会场的投诉台前,他说自己已经连续三年来3·15会场了,为的就是给自己的电动车要回发票,不能再当莫须有的黑车主了。

  “这三年我的电动车几乎都睡在家里,就因为没发票上不了牌!”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是2007年10月23日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一次电动车展销会上,购买的这辆由常州市激浪车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车。在卖车的时候,厂家的销售员抱歉地告诉他,由于发票用完了,只能先开个收据,等展会结束之后,第二天就给他将发票寄过来。为了显示厂家的诚信,对方还给了张名片,并将具体人员的手机留了上去。

  “参加全国展的厂家怎么可能会骗人呢?”张先生虽然知道没有发票,就可能会造成电动车不能上牌,但想这家企业能够参加大型展览,因此也就没有多想,付了钱就等着厂家能够尽快寄回发票。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等就是3年多,每次电话都能打通,但就是不见发票踪影。

  张先生给记者出具了对方写的一张欠条,欠条上写着“收条:今收到张××现金1700元整。收款人:郑小燕 2007年10月23日。”

  张先生痛苦地告诉记者,三年来,他的电动车几乎都“睡”在家里,有时候距离近,才偷偷摸摸骑上一段。在大部分时间里,因为没发票上不了牌,他根本不敢骑到街上,怕违反交规当黑车车主受罚。

  他通过本报恳请常州市的这家电动车企业,尽快将属于他的电动车发票寄过来兑现承诺,让他早日光明正大地骑着电动车上路。(陈 郁)

 

教你识别真假盐

 

  

  昨天,南京市盐务局的工作人员现场介绍真假盐的识别。据介绍,除了看包装精细与否外,还可以利用马铃薯——市民将盐撒在切开的马铃薯切面上,如显出蓝色,是真碘盐;如无蓝色反应,则不是碘盐。  陈郁 摄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