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刚
可能你听说过用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用工业裂解的方法生产乙醇,但你是否知道,用垃圾作原料也可以生产出乙醇。近日,芬兰St1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代表派翠克·匹克南先生来到中国,推广该公司用垃圾制乙醇这一生产技术,引起国内相关业界人士的关注。
众所周知,乙醇将来很可能替代石油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被利用到汽车、制药、造酒等诸多行业中。然而垃圾制乙醇并进一步商业化的道路可能并非平坦,还有环保、原料收集、成本控制、销售渠道拓展等诸多现实难题待解。
垃圾制乙醇技术前景光明“我们坚持不用粮食作为原料,而是利用食品加工废料和餐饮垃圾生产乙醇。”匹克南先生如是说。无疑,这项技术适应了我国国情——我国从2000年初开始试行的车用乙醇汽油项目曾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因此,到2007年,国家果断叫停了新上马的粮食乙醇项目,除当时已经投产的四家企业仍然可以利用粮食作为原料生产乙醇,其他任何新的粮食乙醇项目均不再获批。
事实上,St1生物燃料公司的垃圾制乙醇技术并非独家,世界上有很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均已开始致力于垃圾变能源的研究。如2008年英国英力士公司宣布成为掌握变垃圾为燃料生产工艺的英国第一家化学公司,并计划到2010年底大规模采用此工艺生产燃料。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这或许有望帮助降低油价和粮价。我国国内也有此类研究通过专家鉴定的报道。
据介绍,垃圾制乙醇往往采用常规的气化和等离子体气化方法,将垃圾置于一个密闭气室中进行高温加热。无氧的密封环境令垃圾中的有机成分不会被燃烧,而是转变为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而成的合成煤气。合成煤气经过滤和化学试剂清洗,去除其中的有毒微粒和气体,然后再转化成乙醇,最后只需处理一下燃烧的灰烬、变脏的过滤器,以及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废物。这些废弃物经处理后可被直接填埋或排入下水道。
与其他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相比,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乙醇具有很大的优势,以英力士公司的生产工艺为例,1000公斤的垃圾可以生产出400升乙醇。对此,英力士公司总裁彼得·威廉斯不无得意地说:“与其他生物燃料不同,我们用不着在粮食和燃料之间做艰难选择。”
有碍环保遭到诟病 作为垃圾变能源的一种新技术,垃圾制乙醇得到了不少业界人士认可,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气化实验工厂的不断涌现,这个被称之为“环保人士梦想”的垃圾能源革命,却因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影响环境等有碍环保问题遭到了不少人的诟病。
不少环保人士对垃圾气化持反对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早期气化垃圾的尝试,在环保和经济上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典型的例子当属德国卡尔斯鲁厄早期的一个商用气化工厂。2000年因有毒气体泄漏,这家工厂先是暂时性关闭了一段时间,后又在2004年被永久性停用。直到现在,这一事件还在影响着气化技术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还有部分反对者指出:气化过程同样不可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焚烧工艺联盟(GAIA)成员内尔·唐格里指出气化工厂不过是披上华丽外衣的焚化炉,他认为,气化只是多了一个中间步骤,最终结果还是燃烧。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气化产生的废气中可能会含有二噁英。有机物和含氯化合物经高温加热就会制造出致癌物质二噁英。另外,在我国,垃圾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在收集、分类、集中运输等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垃圾制乙醇的商业化进程。
商业化进程恐有周折 垃圾变乙醇的利弊仍然处在争论之中,而即便没有这些弊端,其产业发展壮大之路也并不平坦,许多现实问题都困扰着致力于发展这一行业的企业。
第一是原料来源是否稳定、价格是否低廉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从2000年起,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以近8%的速度递增,从2000年的1.18亿吨,到2007年已达到2亿吨,未处理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0亿吨。丰富的原料,这也是国外一些企业看好在我国推广这项垃圾制乙醇技术的原因之一。然而,许多人担心,也许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其他问题。
长城证券新能源行业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St1公司是否能以足够低的价格收购到原料将是决定项目是否盈利的重要因素。比如很多大型食品企业产生的庞大废料是作为饲料销售的,如果St1收购这类垃圾,无疑会提高成本。从2004年到2008年,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技术使得地沟油的收购价翻了一倍多,导致柴油商家无利可图,就是个很好的实例。
第二个问题或许更加生死攸关:乙醇销售渠道目前并不畅通,民营企业生产的乙醇无法进入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渠道,不能作为原料制成乙醇汽油,只能作为医用乙醇或其他用途的乙醇出售。失去了这一重要销售渠道,这个行业盈利的空间就被挤压得很小。难怪北京泰天地能源技术开发公司乙醇生产项目开发主任赵栋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虽然乙醇生产行业前景很光明,但是做起来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