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广东将施行粮价应急预案,粮价突涨将实行限价
江苏消费网 (2007-07-30) 来源:信息时报
阅读: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物价局获悉,为防止粮食价格过快上涨,广东将从8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主要粮食价格应急干预预案》。

  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粮食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广东省主要粮食价格应急干预预案》。记者了解到,该预案实行价格应急干预的粮食品种,在批发环节主要为标一以上等级早、晚籼大米、优质籼大米;在零售环节主要为标一以上等级早、晚籼大米、优质籼大米、标准粉和特制粉等。

  据介绍,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将由省物价局报请省政府批准启动本预案。粮食价格在7天内上涨50%以上,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群众抢购粮食并出现恐慌,且该状态持续15天以上;粮食价格在7天内上涨100%以上,市场粮食供应极度紧张,群众十分恐慌,抢购现象严重,部分地区出现粮食脱销。以及《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规定的必须实行价格干预的其他情形。

  根据预案,粮食价格干预措施包括:加工环节按加工方式分别实行加工利润率或经营差价率控制;批发环节、零售环节实行经营差价率控制;根据当地居民承受能力,参照历史最高价位和毗邻地区的价格水平,合理制定“粮食零售最高限价”。其中,实行“粮食零售最高限价”方式的,在粮食购进成本上涨过多,各环节顺加作价时零售价格超过“最高限价”的,由各地对粮食加工或经营环节给予适当补贴。各地也要适时动用地方储备粮,以确保供应,平抑价格。

  此外,实行粮食零售最高限价方式的,在粮食购进成本上涨过多,各环节顺加作价时零售价格超过最高限价的,按照财政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地对粮食加工或经营环节给予适当补贴。

  应急预案只为确保稳定并非预示粮价会涨

  时报讯(记者 李鹤鸣) 针对广东省物价局出台的《广东省主要粮食价格应急干预预案》,有关人士表示,这一预案并非表明近期粮价会涨,而是政府为了确保粮价的稳定而推出的,市民不必恐慌。记者昨天从广州市粮食主管部门获得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市粮食批发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各类粮食价格总体指数比去年底仅上涨了0.2%。

  据南海三眼桥粮食货场提供的监测价格显示,今年上半年大米价格只在6月份有一个小幅上升,平均1斤大米的批发价上涨了约1毛钱,而每年的6、7月份正是稻谷供应青黄不接的时候,因此这次上调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而随着8月份以后全国夏粮逐渐上市,粮食供给将更加充足,估计未来粮食价格仍将保持稳定,部分品种还可能略有下降。

  出现以下情形启动预案和粮食价格干预措施

  1、粮食价格在7天内上涨50%以上,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群众抢购粮食并出现恐慌,且该状态持续15天以上。

  加工环节按加工方式分别实行加工利润率或经营差价率控制

  2、粮食价格在7天内上涨100%以上,市场粮食供应极度紧张,群众十分恐慌,抢购现象严重,部分地区出现粮食脱销。

  批发环节、零售环节实行经营差价率控制

  3、《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规定的必须实行价格干预的其他情形。

  根据当地居民承受能力,参照历史最高价位和毗邻地区的价格水平,合理制定“粮食零售最高限价”

  编辑点评 涨价的好处都被谁拿了?

  卧槽马

  最近一段时间,以猪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带动食品等生活用品价格纷纷上涨,让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大增,面对此种压力,一些人曾天真地以为,这回价格上涨城里人吃点亏,但农民该得实惠了,因此,城里人不妨忍一忍,别轻易叫嚷控制涨价,损害农民的利益。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相情愿。据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传出的消息,今年上半年虽然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上升,但农民现金收入增长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详见本报昨日A02版)。

  闹了半天,原来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城市居民吃了大苦头,农民兄弟也没有真正得实惠,而听到耳朵里的是,流通渠道也是叫苦声一片。即以猪肉为例,市民大叫肉贵,农民也称饲养成本高风险大不愿养,收购、贩运、屠宰、批发、零售摊档,都纷纷叫难做,亏本,一些地方零售档主甚至纷纷歇业。而如方便面、腊味、月饼等深加工产品也都叫嚷原材料价高,不提价亏死了。也就是说,在这轮价格上涨狂潮中,从价格链条的上游到末端,大家都没有得实惠,都在叫苦。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轮涨价狂潮中,好处都被谁拿去了?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不仅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还会伤害了许多不该被伤害的人,比如说,我们的农民兄弟。

  其实,要搞清好处到底被谁拿去了,只须顺着农副产品生产链条再往上推就行了。再以猪肉为例,排除猪蓝耳病等特殊因素,养猪成本高企是主因,根子就在于饲料贵了,而饲料为何贵了?据说是因为玉米少了。玉米为何少了?据说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升了,用玉米炼汽油替代品的乙醇多了。而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上升依此往上倒推,都可以见到石油这个背后的魔手。因为,石油下游产品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造成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并进而推高价格的最重要推手。

  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当然有待专家们去调查论证。如果真是这样,对待这轮涨价潮的态度和手段也就可以更明确了。只不过,正如疯涨的楼价一样,调查容易处理难。如果不能控制住涨价真正的推手,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是南辕北辙,或者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来源:信息时报 记者 何雪峰

 

编辑:佚名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