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19岁的西藏那曲女孩卓玛(化名)从北京协和医院顺利出院。从此,不仅远离了困扰她近20年的心脏瓣膜病、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更让她惊喜的是,随着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服务开启,在出院窗口,短短几分钟,她的住院费用就已结算完成。
卓玛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经历是国家牵头,政企携手合力,对“加快推进医保的全国联网”这一2016年全国两会前中国政府网征集网民意见中排名首位问题的回应。
实际上,自2003年新农合在部分省市县试点以来,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但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导致异地就医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包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主任科员温思瑶等在内的诸多医疗卫生系统人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异地就医的往往都是重特大疾病,具有医疗费用高、陪护费用高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参保农民而言,资金垫付压力较大,甚至可能导致其放弃治疗。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早有关注。2015年6月,在国家卫计委基层司的主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订了新农合跨省就医即时结报试点协议。同年11月4日,呼和浩特市新农合经办机构转诊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首位患者顺利完成跨省就医即时结报。“很方便,不用我们全额垫付,心里轻松了很多。”患者家属说。
上述试点虽解决了参保农民异地就医垫付及返回参合地报销问题,但也反映出诸多问题,比如,当患者在异地就医时,需医疗机构先行垫付患者的报销款,再向新农合经办机构申请回款,经办机构先审核后付款,整个流程繁琐冗长。对此,某三甲医疗机构医保部门负责人估算,跨省就医结算资金的平均回款周期要长达3个月。这也导致一些医疗机构不愿承担跨省就医结算服务。
为此,国家卫计委大胆创新,引入中国人寿等社会力量破解制约结算的瓶颈问题。比如,针对异地就医结算回款周期长问题,由中国人寿出资1亿元,作为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周转金,成功建立跨省快速回款机制。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中国人寿已累计支付周转金1219.7万元,将回款周期控制在10天左右,极大缓解了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压力。
2017年3月22日,陕西汉中患者冯先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窗口办理了出院结算,成为全国首例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赔付案例。
“上午9点12分,国家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向中国人寿发送了新农合跨省就医拨付信息,10点,他们(中国人寿)就向海南省人民医院拨付了款项,用时不到一小时。”温思瑶说,从3个月到1小时,中国人寿参与其中后,作为医疗保障体系重要支撑的新农合,在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推进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中管第一大金融保险集团,我们具有机构网络、信息技术、专业服务等多方优势,在长期参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异地结算等工作中,在河南、江苏、贵州、海南等地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再加之几乎覆盖中国大陆所有县级行政区域的服务网点,可多途径解决跨省就医联网结算服务的难点问题。”在中国人寿健康保险事业部经理冯鹏程看来,当前,虽然个别省份面临尚未成立省级新农合管理中心、无省级账户等困难,但借由中国人寿高效的结算优势,可形成政府、医疗服务机构、社会资源间的综合协作,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创造条件,推进这项民生工程进入“快车道”。
对此,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进中国人寿作为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资金流通的桥梁,搭建统一结算平台,建立跨省就医周转金,有效破解了多方交互难题,明显节约了社会资源。
目前,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工作已覆盖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在中国人寿的积极参与下,异地就医结算患者次均垫付金额1万余元,个别患者的直接结算金额达到10余万元。
“24万块钱的医药费,出院的时候这个(新农合跨省就医直接结算)直接给报了13万,你说要没这个好政策,俺这靠打零工过日子的人家哪敢来大医院看病?!国家现在一直在想方设法帮我们脱贫,要我说,这个好政策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扶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院结算窗口,一位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11岁患者的父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