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土地放量即将到来
楼市的“暖意”已悄悄传至上游的土地市场。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第23号土地出让公告中的14幅土地全部找到买家,其中8幅住宅用地均以不错的价格成交。
“加快推地”是今年一季度以来国内土地市场的关键词。3月份中原地产监测的12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和南京土地供应面积较前12个月均值均出现上升。其中上海推出76公顷居住用地,较前12个月均值增长261%;深圳推出8公顷居住用地,突破5个月以来居住用地的“零供应”。
久违的竞价、溢价成交现象重现市场。与2008年同期相比,一季度以来重点城市土地交易虽有底价成交的情况出现,但流拍尤其是住宅用地流拍很少出现。
在近期京、沪、深等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站上,土地招拍挂的信息变得密集,可以预想新一轮土地放量即将到来。
三大因素推动土地交易放量增长
综合分析来看,此轮土地市场的“放量”,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楼市“暖意”传导所至。一季度至今楼市总体转好明显,向好的形势影响了开发商对后市的预期,增大了拿地积极性。
二是政府降价、“护地”意识明显。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全国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18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1.53%,增幅明显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下降了3.07个百分点。这是2004年以来全国地价首次出现季度下跌。
三是“保增长”压力所致。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中一直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在“保增长”的政策取向之下,不少地方政府无疑会更加珍视“卖地”到手的黄金白银。
城市地价有望在持续低迷后趋于平稳
经历了2007年的“地王狂热”和2008年的“不断流标”后,今年的土地市场将何去何从?回答这个问题,供需双方因素都需考虑:
一是作为供方的地方政府。从已公布的情况看,不少地方政府增加了今年的土地供应指标,推地热情也明显增强,其中既有保障性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也是为楼市准备供应量的“未雨绸缪”之举。某种程度上说,能否及时推地并保证土地成功出让,关系到地方政府“保增长”的大局。不过,推地的时候如何定价,对地方政府是个考验。
二是作为需方的开发商。从已有的各类统计数据来看,相比于房、地交易的“回暖”,开发商拿地、投资的热情还相对要低,信贷等政策面上的相关“激励”措施也不够明朗。戴德梁行中国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蒋尚礼表示,2009年上半年开发商整体资金状况仍会处于较紧张的阶段,对外扩张步伐已显著放缓。这种态势,会直接影响后续拿地量。
不过,与房价相比,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地价的作用力更直接;促进土地市场“理性回归”,政府也更有主动权。
南京土地市场渐渐“复苏”
今年以来,南京市国土局共推出15幅土地,流标3幅,成交12幅,在成交的12幅土地中,有11幅是底价成交。土地成交总面积为74.53万平方米。
在成交的这些地块中,全部是1—3月拍卖的,即将开始的下一次拍卖在5月下旬。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共拍卖了25幅地块,接近今年的2倍。
不过,南京土地市场眼下已有复苏迹象。4月23日,市国土部门网站上发布了2009年第3号土地公告,出让的两幅地块位于江北新城区中心区,将于本月下旬公开拍卖。“两幅地块目前各有5家开发商索取资料,了解情况。”市国土局有关人士透露。
从乏人问津或少人问津到多家有意,南京土地市场已出现微妙变化。业内人士指出,南京楼市持续回暖,不少开发商回笼了资金,纷纷酝酿储备新的土地。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一季度报中提及,“公司将在行业低迷期密切关注土地市场的变化,抓住时机,适时增加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土地储备。”苏宁环球集团的一季度报也称,“将通过加大现有项目开发量、获取新的质优价廉的土地储备等手段,不断扩大资产规模。”
记者从多种渠道获悉,南京有意拿地扩张的企业还包括朗诗、新城、银城、亚东建发、雅居乐、金地、世茂等知名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