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玉龙县医院医护人员发起“严惩医闹、还我医院安宁”的“集体行动”,医生拉横幅、集体签名抗议的照片受到广泛关注。
美国《侨报》近日发表社论称,医闹问题中,医生和患者都是受害者,也都是弱势群体,要想让医生有尊严,患者能把心搁肚子里,中国医院还是得走上改革之路。
文章摘编如下:
许多患者家属会雇佣“职业医闹”去滋扰医院工作,甚至威胁医生安危,而一些不堪其扰的医院只能赔钱了事,有的还雇佣“职业反医闹”去对付“职业医闹”。
跑到医院里闹的患者及家属中,相信有的是因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被过度用药及治疗手段,有的是因为发生了医疗事故而无法理赔,但也有一些纯粹是借着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浑水摸鱼。
其实,医闹问题中,医生和患者都是受害者,也都是弱势群体。医生待遇不佳,还时时面临着院方以药养医的压力和患者的红包诱惑,另一方患者则被以药养医和医疗腐败折腾地体无完肤。当二者因为上述因素怒目而视,医闹也就不新鲜了,滋生出“职业医闹”这种推波助澜者也就并不意外。
进一步说,若无紧张的医患关系,医闹现象不会如此猖獗。而医患关系紧张则直接与医院普遍的以药养医、部分医生作风不正等扭曲现象相关。而这已经涉及到了医疗体制问题。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都是医疗资源的垄断者,而他们普遍是依靠国家财政来运转的。但是,财政拨付又不够,以药养医自然开始变得普遍。从另一个角度讲,公立医院是医疗资源的垄断者,这使得它天然容易利用垄断地位谋取利益,所以医院乃至医生的逐利行为也就不奇怪了。有这些问题,医患关系自然紧张。
当然,这里绝对不是说大部分医生都收红包,也不是说大部分医院都主动以药养医,以此逐利。只不过可以肯定一点,无论医院的问题还是医生个人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是否被迫,破除公立医院对医疗资源的垄断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还是应该整肃民营医院环境,让民众逐渐改变对民营医院的认识,让其建立具有公信力。其次,关键还是放开公立医院对医疗人才的垄断,真正实现政府已经推行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让医生逐渐在私人医院和私人诊所中建立起市场认可。
如今,政府推行“医联体”改革,在一个区域内建立一所三级医院、若干所二级医院和大批社区医院,以解决医疗资源紧张问题。但这个配置里面显然还缺一个私人医院的角色。眼下,上海出现了几家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私人医院,一批原先公立医院的大夫在那里大受欢迎,他们过去在公立医院里受困于设备和资金而无法施展的医疗技艺在私立医院里统统实现了,这自然是医生患者“你好我也好”的典范,善莫大焉。
另外,医闹频频,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机构去公正的鉴别每一起医闹事件的责任认定呢?这种纠纷总该有一个具有法律公信力的机构来判定到底是医院的责任还是患者一方无理取闹。该罚的罚,该判的判,让医院正常行医,还医生和其他患者以安宁。
所以,要想让医生有尊严,患者能把心搁肚子里,中国医院还是得走上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