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医是一种经验医学,相对比较脆弱,易被江湖术士拿来行骗
■专家告诫,中医有偏方,但要因人而异。不存在所有人都适用的“偏方”
近年来,“神医”“大师”“养生专家”层出不穷,治疗方法千奇百怪。从张悟本的绿豆、白萝卜、长茄子到李一“电流断症、治癌”的绝技,再到今日马悦凌的泥鳅,我们发现这些“大师”大都打着中医的幌子。“中医”和“养生”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大师”们喜欢打着中医的幌子?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
据《新华每日电讯》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中医不像西医那样精确,所以有的人懂点皮毛就拿来招摇撞骗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现在人们对正规医院和医生总有不信任感,这种感觉被利用了
方舟子(知名科普作家)
——中医的问题是缺少一个专业门槛,什么人都能来充“大师”
养生就是中医?
西医没有养生?
养生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西医不叫养生,叫预防医学
记者:养生和中医是什么关系?养生能够代替药物治疗解决疑难杂症吗?
张其成: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养生和中医的关系上,人们普遍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中医就是养生,一种认为养生就是中医,这两个都不对。养生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中医不纯粹是养生,还有医疗。中医讲求治“未病”和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养生,治“已病”就是医疗。另外,也不能一提养生就以为是中医。养生在我看来分为四大流派:儒家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和医家养生,中医养生只占四分之一,养生不是中医的专利。养生和中医有重合的部分,但你不能将两个概念完全等同。
养生可以靠自己,可是一旦有病了,你就必须去看医生,靠养生治疑难杂症不现实。
方舟子:一般说的养生是指中国传统的一些保健方式,有的和中医有关,有的和中医无关,例如太极拳就和中医没有关系。中医是汉族的传统医术,它是包含了哲学、玄学、民间医术、巫术、迷信等等的大杂烩。
记者:中医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张其成:整体性和个体性治疗的统一。治具体的病时,要考虑到整个人体的方方面面,包括遗传。而同样的病,针对不同的人,又要因人而异地治,不能千人一药、千人一方。
记者:西医也讲养生,中西医对待养生的区别是什么?
吕爱平:西医不叫养生,叫预防医学。中医养生和西医预防医学的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西医的预防医学是严格建立在理化基础和生物学基础上,而中医的养生建立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偏方是否可信?
偏方人人能用?
中医也用偏方,但要因人而异,没有任何一个方子能包治百病
记者:有很多被揭批的“养生大师”行医时不约而同地选择打着中医而不是西医的旗号,您觉得是为什么?
张其成:中医是整体化的治疗,不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精确,疗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有的人懂得一点皮毛,就故弄玄虚,拿来招摇撞骗。
吕爱平:中医是一种经验医学,相对比较脆弱,容易让江湖术士拿来骗。现在人们对正规医生和医院总有不信任的感觉,这种感觉被利用了。
记者:很多养生专家都号称能用偏方治病,正统的中医有没有偏方?
张其成:中医也用偏方,但要因人而异。同一个偏方对这个人有效,对那个人可能就没效,不存在所有人都适用的“偏方”,也没有任何一个方子能包治百病。
吕爱平:中医上所谓的“偏方”是你用了别人不会用的药方,首先要“经验有效”,就是通过你自己的临床经验证实它确实有效。所以“偏方”这个词我感觉用得不太合理,应该用“经验方”比较合理。药方是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证总结才能够开出来的,无所谓偏不偏。那些绿豆、茄子、泥鳅之类的偏方跟中医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对中医的误读,大多数根本不科学,是一种迷信。
记者: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中医养生专家?有没有自学成才的可能?
张其成:不排除自学成才的可能,但最主要还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技。德就是医德;技,就是要懂得医疗知识,同时要深知中国的养生文化。最重要的是不以赚钱为目的,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中医养生专家。
骗子也有信徒?
制裁能有多难?
中医的问题是缺少专业门槛,遏制伪大师招摇撞骗不能光靠媒体
记者:为什么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在被揭批后,仍有人不遗余力地为他们辩护?
吕爱平:这些人已经把那种所谓的“养生学说”当成信仰了,成了养生骗子的信徒。这种现象很可怕,有点像邪教,也有点像传销,人仿佛被洗脑了。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不够了解,听到的、看到的又都是医生动不动就让做好多检查,给开好多药,随便去一趟医院就花好多钱,怕了。所以一听说有谁治得省事,还不用花什么钱,他们就愿意相信,就容易上当。
记者:怎样才能遏制住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
张其成:在出版养生类书籍,举办养生讲座之前,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核。尤其是对其中提到的具体的方法,一定要严加把关。
吕爱平:对那些养生骗子来说,要对他们进行制裁。现在光靠媒体曝光,只能断他的财路,没有其他办法,并不是很有效。对民众来说,要多做一些中医的科普,使用通俗的语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民众了解更多的基本医学知识。另外,还要通过弘扬医德、医风、医道,重树正规医院和医生的形象,让社会认可,才不会被钻空子,这也是我们目前实行医改的目标之一。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和信任正规的医院和医生,那些人的市场就没有了。
方舟子: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社会上的“神医”“大师”和传统中医很难有区分。中医的问题是缺少一个专业门槛,什么人都能来充“大师”。还有一个是出问题的就要查处。很多“大师”打着“养生”的旗号,卫生机构认定不算非法行医。其实不是这样的。
不愿意去医院?
宁愿热捧养生?
养生热提高中医知名度也使其庸俗化,让人们对中医产生误解
记者:您怎么看待目前社会上对中医养生的热捧?
张其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对自己的生活和身体情况更加关注了,对中医养生有需要了,也确实从中医养生当中得到过好处,所以追捧;另外就是正规医院的医疗水平下降,看病又难又贵,医生的服务态度差,好多人有病不愿意去医院,宁愿自治。
吕爱平:在医疗领域,热捧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要能够让人们对整个行业形成尊重。养生也好、治病也好,都是根据规律进行的,把病治好是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有些病治不好,热捧也没用。
记者:现在有很多的养生书籍、讲座,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该怎么选择?
张其成:其实很简单。第一,如果讲的是中医养生,你必须首先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第二,如果提出的养生方法或者哪种食物,号称适用于所有人,那么肯定是错的;第三,出书、办讲座如果是为了推销什么东西,那就要提高警惕。
吕爱平:我没去听过这类讲座,也不看养生的书。其实我们真正学医的,对这些根本不会看,也不会去相信。他们的有一些说法和做法明显就是违背医学基本规律的。
记者:鱼龙混杂的养生学说对正统中医有什么影响?
张其成:往好了说,倒是也提升了中医的知名度。不利的影响就是使中医庸俗化了,让人们对中医产生了误解,对中医不再信任。
吕爱平:关键还是目前中医以及整个医疗行业没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养生会所如果是由医德、医风、医道和医术都很好的中医来开办,对社会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