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医卫快讯 >> 正文

医卫快讯

“全国爱牙日”更名之说引热议
江苏消费网 (2009-08-03)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邀专家、学者、消费者代表座谈口腔健康知识普及

■本报记者 唐 夏

    2009年7月22日,由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关注全国爱牙日,关注口腔健康”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屈建辉、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主任王伟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主任王霄、海军总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郭微及网友调查团代表参与了本次研讨会。谁也无法肯定这次研讨会是否会记入中国口腔教育发展史的史册,但这次研讨会所关注的话题——“全国爱牙日”是否有必要更名,注定会在所有关注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的人们心中留下难忘印象。

缘起:
一“信”激起千层浪

    “全国爱牙日”更名事件,缘起一位自称为“留美博士Li_lee”的网友今年6月23日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写给卫生部的建议信,该信题目为《致信卫生部长:爱牙日应该更名为口腔健康日》,信中建议将“全国爱牙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

    这位博士表示,“全国爱牙日”在名称上强调爱牙,使普通公众把口腔健康的重点全部集中在牙齿上,而中国普通公众对口腔健康概念存在一定误区。事实上,“牙齿健康”≠“口腔健康”,相比“全国爱牙日”的名称,“全国口腔健康日”的名称更符合“全国爱牙日”的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设立初衷,可以更准确地传递“口腔健康”观念,唤醒人们对牙周病的重视。

    该信内容在互联网上一经公布便激起了轩然大波。互联网舆论围绕“全国爱牙日”是否应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迅速形成了“倒牙派”(支持将“全国爱牙日”更名为 “全国口腔健康日”的网友)和“挺牙派”(反对将“全国爱牙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的网友)两大阵营,观点针锋相对。

    “倒牙派”阵营的网友认为,留美博士建议更名有一定道理,普通公众对“牙”的理解就是牙齿,“爱牙”不会让公众意识到是爱护整个口腔,“全国爱牙日”名称使公众更加关注自己的牙齿健康,忽视牙龈、牙周的健康。而牙周病的危害很大,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威胁,但“全国爱牙日”无论在名称上还是在宣传主题上都没有强调牙周病的危害,以致我国公众对牙周病知之甚少。

    “挺牙派”网友则认为,“全国爱牙日”在命名上以特点鲜明、易于记忆的局部替代不易流传、记忆的整体,传播效果更佳,所以没有必要更名,即使把“全国爱牙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也不见得就能传达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促使公众对牙周病的重视程度也不一定就好于更名之前,更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全国爱牙日”至今已经设立20年之久,在公众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品牌影响。

回顾:
全国爱牙日的前世今生

    谈到“全国爱牙日”更名事件,首先要回顾“全国爱牙日”的由来。对此设立“全国爱牙日”过程的亲历者、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主任王伟健告诉记者:“这还要从20多年前甘肃省一位老医生义务宣传口腔保健知识讲起。”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口腔专家一直向卫生部呼吁重视口腔保健,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多年前,甘肃省兰州市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门诊部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医生白成平,看到当时民众牙病很普遍,就发起了一个爱牙活动,在学校和机关单位里面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后来把这个事情推向全国。当时我国著名的口腔专家朱希涛教授曾呼吁,只要全国人民把牙刷起来,全国的牙病就会减少一半。
    考虑到“爱牙日”名称更具体、实在,容易让老百姓理解,有利于促进普通百姓讲究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习惯,1989年卫生部、国家教委等联合决定,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第一届“全国爱牙日”是1989年的9月20日,主题是“早晚刷牙、天天刷牙,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刷牙”,今年的主题是“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纵观过去20年来的主题,2000年以前,爱牙日主题口号的关注点多是牙,2001年起关注点均为口腔健康。

讨论:
是否更名 各有说辞

    虽然近年来,“全国爱牙日”的主题已经转向口腔健康,但很多网友认为这仍然不够。因此,留美博士“全国爱牙日”更名建议信发出后,获得了很多网友的支持。

    近日,有10名热心网友组成了“全国爱牙日”更名事件网友调查团,在北京的建国门外大街、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和西单这三个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调查了100位普通市民。发现公众对“全国爱牙日”的认识还不够,虽然有80%的受访者知道有“全国爱牙日”这样一个日子,但70%的人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受访者中有一半的人知道“全国爱牙日”更名事件,其中年轻人偏多。在向不知道“全国爱牙日”更名事件的受访者简单介绍事件背景后,81%的人表示支持更名,他们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提到爱牙,关注的就是牙齿,而忽略了其他的口腔组织,如果改成口腔健康的话会更准确一些,通过更名能够带起大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

    研讨会上,也有普通网友代表提出“爱牙日”的名称会误导公众只爱牙齿,而忽略口腔健康的关注。将“全国爱牙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更准确,更能引起公众对整个口腔的健康的重视。

    面对部分网友的“全国爱牙日”更名的呼声,多位口腔专家表现相当理性,认为“全国爱牙日”尚无更名必要。

    郭微认为:“对于纪念日的命名还是取核心特征比较好,这样有特色。‘全国爱牙日’这个名称通俗易懂,‘口腔健康日’则太专业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主任王霄说:“我觉得名字越简单、越好记越好,从这个意义出发的话,我觉得还是‘全国爱牙日’比较好。”

共识:
    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比更名更重要

    虽然网友和专家在“全国爱牙日”是否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的问题上意见不一,但是最后均一致认为增强公众口腔健康观念比更名更重要。

    王霄认为,对于这个更名事件,公众的讨论非常有意义,引起了大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至于结果并不重要。现在除了‘爱牙日’还有‘爱耳日’、‘爱眼日’,它们都只是一个名字,主要是看人们赋予它什么样的内涵。”

    武高汉表示同意以上医学专家的意见,但“牙和口腔、内涵、外延都是很不一样的,这方面的内涵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名称不重要,内容很重要!”

    屈建辉也认为,“全国爱牙日”更名不更名,本身意义不是太大,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全国爱牙日”广泛普及爱护牙齿的观念、关注口腔健康的观念。“应该充分发挥消协的渠道和平台作用,宣传爱护牙齿的观念、关注口腔健康的观念,北京消协愿意主动努力做一些相关工作。”屈建辉说。

    网友及消费者代表也一致表示,更名不更名没关系,至少通过这个事件让一部分人更加关注口腔健康知识,“全国爱牙日”宣传了20年,但是很多人还真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时间,希望广大的媒体加大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

期待:
    国人尽快走出口腔健康认识误区

    谈到“全国爱牙日”更名事件的影响,王伟健表示:“我认为关键是公众应该以此为契机,增强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口腔健康观念,走出口腔健康认识误区。”

    专家指出,目前国人在口腔健康意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是牙痛了才想起去看医生,缺乏终生维护和治未病的观念。

    郭微介绍说,“国外两岁半的孩子牙齿长齐了以后,就开始做维护,四岁以后就开始做定期的系统维护,这个方面我们国家还是差一点。”王伟健强调:“口腔问题最重要的是治未病,定期检查、预防是最重要的,现在外国人都做到了定期检查口腔,就像咱们定期做身体检查一样。牙龈最开始出现问题时,通过一两个礼拜的科学刷牙就可以解决问题。全国的口腔大夫人数和全国人口比例是1:10万,一个牙科大夫要照顾10万多人,照顾不过来。”

    误区之二是认为使用牙膏就可以治牙病。

    网友调查团代表介绍说,在他们的调查中90%受访者回答说主要根据广告选牙膏,现在有很多的牙膏广告,主打抗过敏,或者清热去火、美白等功效,产品很受消费者关注。

    王伟健强调,某些牙膏确实可以缓解某些症状,例如,可以缓解牙龈出血的症状;抗敏感牙膏可以缓解或者消除症状,但它们不能治病。至于美白,是比较出来的概念,多数属于心理作用,商家、厂家只是抓住这个消费心理去炒作而已。“一心想着牙齿美白是在和自己较劲。”王伟健笑着说。

    武高汉认为,消费者应培养健康、合理的口腔预防保健消费观,根据自身口腔健康需求认真选购口腔清洁用品。同时,就商家而言,有责任做到正确引导消费、实现和谐消费。一方面,在产品研发和投放中,真正以消费者的口腔健康为己任;另一方面,在市场宣传和推广时,从消费者的口腔健康出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的消费参考。“所有的牙膏、牙刷制品厂,都应该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必须要保证你的说明和广告是相一致的,如果不相一致,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牙膏不是药,治牙病要找牙医,如果牙膏成为药物了,就有问题了。从政府的角度说,要加强监控,凡是有这种倾向的,就不允许它出现。”武高汉说。

    屈建辉介绍说,北京市消协曾做过一次比较实验,在北京市场上专门购买了几十种牙膏,送到专业检测机构,发现高价位的牙膏、进口的大品牌的牙膏,并不一定比国产牙膏好。

    误区之三是重视龋齿,忽视牙周病。

    “爱牙日”网友调查团发现,随着我国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公众已充分认识到龋齿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但是对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还缺乏相应的知识,甚至有70%的人不知道牙周病。

    专家表示,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危害性更甚于龋齿的牙周病十分陌生。事实上,龋齿只会坏掉一颗牙,而牙周病会导致一排牙齿脱落。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按照这个标准,龋齿只是四个标准之一,而“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两个标准则指向牙齿的“土壤环境”——牙周的健康。但在许多人眼中,一提到爱牙,就认为是指预防虫牙。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这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口腔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大部分民众在牙周病早期牙龈炎阶段,对牙龈肿胀、出血根本不在意,等到炎症逐渐向深部发展,破坏了牙槽骨、牙周纤维,导致牙齿松动明显不得不拔除甚至自行脱落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牙周病还是许多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的诱因,它可引起心脏病、肾病、关节炎等多种全身疾病,甚至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针对这样的现状,专家呼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预防龋齿,成年人更应该注重牙周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加强对牙周病危害的认识与防治。

    王伟健说:“成年人的口腔问题主要是牙周健康问题,最重要的是预防为主。等到牙龈炎出现,牙周病也形成了的时候,再去找牙科医生,连续治疗三五次都未必完全治好。”

    虽然研讨会已经结束,但是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却没有穷期。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将促使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意识进一步提升,让口腔健康的观念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期待80岁的时候,人们口腔里还有20颗功能牙的“8020”目标早日实现。 (灵 记/摄)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