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医卫快讯 >> 正文

医卫快讯

南京全国首创“药房托管”改革
江苏消费网 (2009-06-01)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阅读:

    新华报业网讯 南京在全国首创的“药房托管”改革,2006年在全市156家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全面推行。由于“药房托管”后医院的年人均处方值、药占比、人均门诊费、人均住院药费都比托管前明显下降,并有效地遏制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因而“药房托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各级领导的肯定。2007年12月2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将药房托管推向南京市鼓楼医院等9家市属三级医疗机构。南京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陈绍泽指出:南京9家三级医疗机构用药量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60%左右,它们在政府主导下开展药品集中托管意义重大,成功与否关键是两个降低——药品价格是否能降下来,老百姓看病的药费是否能降下来;而衡量的标准就是药价要做到“三个最低”——南京地区最低,全省最低,全国同类城市最低。

  公开竞争拧干药价水分

  南京9家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房托管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给群众带来的实惠从原来的“明补”变成了“暗补”:在这些大医院看病的患者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药房托管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南京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实行药房托管把让利的10%直接打印在交费发票上,发票上明白地减去总药价的10%——此乃“明补”。去年已经实行药房托管的156家医疗机构直接从处方上让利给患者的好处就达6500万元,平均处方值同比下降8%,平均住院日药费也同比下降13.4%。

  那么,药品集中托管的大医院中是怎样实行“暗补”的呢?南京市在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集中托管中推行公开竞争,要求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报价,药品入选后再选择配送企业,鼓励生产企业在保证应得利润的基础上,挤掉流通领域的水分,降低药价让利于民。2008年1月,市药品集中托管中心在《健康报》、《南京日报》、南京市卫生局网站、江苏卫虹网站上公开发布药品采购遴选公告,邀请有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进口药品为国内总代理)积极参与。全国响应的药品生产企业有1834家、产品17621个。在有关部门及9家三级医疗机构代表的监督下,有1834家响应企业成功解密,成功解密产品17280个。首次报价解密后,计算机按照药品遴选细则设定对廉价、竞价、议价药品进行分流。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廉价、竞价、议价入围产品进行综合评定,形成初步入选目录,托管中心与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对目录中的相关信息(如最高零售价的定价依据、产品价格倒挂、差比价不合理等情况)逐一审核,最终形成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网上交易目录,并于2008年6月25日网上公示。

  2008年7月10日,九家三级医疗机构实现了由中心统一采购的托管模式,这使药品价格虚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所有入选产品中通过遴选采购价与2005年中标可比产品比较,价格下降产品占53.46%,价格持平产品占16.85%,平均降价率为14.08%。

  规模采购让利于民

   9家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扩大了采购规模,托管中心要求买卖双方约定“采购批量调节系数”,意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集中采购绩效。这项探索在2008年的试行中,实得增效金额约200多万元。通过这项探索,在药品交易中集约采购应该体现规模效益的理念已经形成。此举为医疗机构用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替代“二次谈价”等暗箱操作,找到了具体操作方式,为扩大集中采购规模进一步降低购药成本提供了新契机。

  目前,经过六个月的运行,获得企业给予的合理折扣已达230多万元。这项政策利用得好,预计今年将达到3000万左右。9家医疗机构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六个月以来,药品零售价格平均降幅26.6%,直接向群众让利约4000万元。人们把南京这些大医院同省属和周边城市药品零售价格进行比对时发现,与省属医疗机构的可比产品共有689个,其中低于省价的有431个,占62.55%,价格持平的有82个,占11.9%;与省内一家地级市医疗机构的可比产品共有558个,其中低于这个市的有413个,占74.01%,价格持平的有28个,占5.02%——这就实现了向群众让利的目标。特别是价格在10至50元的竞价临床常用药品品种下降幅度较大,这就使群众实际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现款现货压缩利润空间

  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因诸多因素导致运行资金得不到保障,因此拖欠企业药品货款的现象非常严重,时间通常为4—6个月,不仅给企业再生产带来不利,天长日久还会转嫁到患者身上。南京市在实行药房托管中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在不违反国家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大胆试行“现款现货”结算方式——当企业把药品送到医院后,医院在15个工作日内必须给企业付清全部款项,不得以各种理由和名目拖欠,这就极大的减轻了企业往日不堪重负的资金成本,为药品降价争取了新的空间,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南京大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与9家大医院交易中配送的“六味地黄丸”、“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等药品,所有货款没有一次被拖欠。公司感到:“药房托管让我们企业也受益!”。2008年8月1日至12月31日的5个月中,南京市属9家三级医疗机构采购“现款现货”药品1428万元,支付金额已达1147万元。

  为了让药品集中托管后医院方、企业方等利益得到保障,市药品托管中心与银行共同研发与构建了《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结算支付系统》工作平台,为9家三级医疗机构、45家配送企业、托管中心结算组进行日常资金结算工作提供操作、管理服务。2008年7月31日开展网上结算至年底,在市卫生局的严格监督下,各医疗机构均按时履约付款,市属各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金额已达4.08亿元,药剂科入库确认3.86亿元。按期支付药款1.93亿元,医疗机构和企业普遍反映良好。国内一些专家实地考察了南京的药房托管后认为,南京的药房托管中批量折扣、现金折扣等方式,完全符合国际通行的现代采购模式,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了效益,真正使看病贵的难题得到了破解,就目前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政府主导统管药品购销

  2008年开始,市属9家三级医疗机构实行的药品集中托管与在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实行的药房托管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医院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交易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由经营公司进行托管。在市属9家三级医疗机构推行的是以“政府主导、集中托管、统一结付、全程监管”为主要模式的药品集中托管。

  南京市成立了药房托管工作协调小组,统一负责各级医疗和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集中采购(托管)决策、协调和检查指导。市协调小组办公室通过制定三级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办法、管理办法、货款统一结付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施制度管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审定集中采购药品遴选办法、提出网上交易系统功能要求等方式指导药品集中采购行为规范运作;成员单位通过参与集中采购药品遴选活动现场监督和利用药品交易网上监管平台发挥主导作用。南京市药品集中托管中心在市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承担市属三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药品采购和购药货款结付任务,受医疗机构委托行使药品采购主体的部分职能。

  南京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介绍,尽管托管后,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药品种的选择权没有改变;药品实物的收售关系没有改变;药品产权归属变化的责任主体没有改变。但其采购方式发生了“七大变化”:一是药品需求信息由单位内部资料转化为公用信息,为资源共享和外部监管打造了一个操作性平台;二是采购药品的遴选与供求关系挂钩,分别采用限价、竞价、议价等不同方式。三是买方在评判集中采购药品供货价时,保留了招标评审常用的历史价、周边价、差比价等指标,为保护廉价药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探索操作方法;四是供购双方通过事前约定采购批量调节系数,建立适应采购批量变化的货价调整机制。五是对医疗机构验收药品的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了对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六是通过第三方参与事前监管,减少封闭式采购可能带来的缺憾。七是集中托管药品的临时最高零售价格,以供货价为作价基础,以政府规定的加价率为进销差价率。

  “防腐、惠民、增效”目标实现

  实践表明,南京9家大医院和已经实行药房托管的156家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一样达到了“防腐、惠民、增效”的效果。

  南京9家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集中托管后所有的药品通过药品集中托管中心统一网上公开采购,这不仅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更有效遏制了商业贿赂行为。南京市把9家大医院原先分散的采购权“合九为一”。药品采购中心作为第三方,既不代表医院的利益,也不代表供货商的利益,它已经成了一个在药品购销上的监督者,它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它的职能就是想方设法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把供销双方的利益链切断。

  实行药房托管后,流通环节大大减少,仅仅包括生产厂家、托管中心、物流配送、医疗机构等四个环节,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医疗机构降低了管理成本,医院得以集中精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市儿童医院去年实现药房托管后药品网上采购金额达8700万元,医院的收益没有下降。南京市鼓楼医院、第一医院对10种常用药品药价进行统计时发现,不少药品不仅远远低于国家限价,有的甚至还低于社会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市妇幼保健院实行药品集中托管后,患者普遍反映不少药品都便宜了许多,给群众带来了许多实惠。

  南京把药房托管推向三级医疗机构的做法得到了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领导多次在南京听取有关药房托管工作汇报并指出: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托管的做法,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符合中国新医改方案的基本要求;南京在总结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药房托管”经验的基础上,又在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集中托管,这就让更多的群众得到了实惠,医疗服务行为也更加规范。2008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宪法在南京实地调研药房托管、药品集中托管后认为,在防腐、惠民和增效这三者中,增效是十分重要的一条,如果医院和企业没有增效,那前两者也难以实现。而南京的做法是三者都做到了,这在全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创新。2008年12月下旬,卫生部专门组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8家中央主流媒体来南京集中采访时,记者们亲耳听到群众对三级大医院实行药品集中托管的称赞,他们说:“南京药房托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值得全国各地借鉴。”徐义华 丁森 朱荣康

编辑:孙林美 实习生:邱晓飞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