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质量报告 >> 正文

质量报告

大揭秘:虚假保健食品宣传是如何骗人的
江苏消费网 (2007-07-30) 来源:中国医药报
阅读:

在央视3·15晚会上,相声演员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广告被揭开了改头换面、虚构研制单位等惊人秘密,在全国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事实上,进行虚假宣传的保健食品何止“藏秘排油”,据报道,中消协和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在前不久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保健食品的宣传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占73.5%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也曾接触过一些保健食品宣传推广事宜。

不可否认,大部分保健食品企业搞宣传推广是遵纪守法的,他们对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仍有一部分企业采取种种欺骗手段,进行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笔者对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形式进行了归纳,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消费者注意:

夸大“保健”

功效按相关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中有关保健功能、产品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食用量等的宣传,应当以相关部门批准的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任意改变。但是,一些保健食品在宣传时往往通过宣传折页、口头宣传、媒体科普宣传等将这些保健功能过度“演绎”,从而使保健功效被任意夸大。如“免疫调节”往往被宣传成为提高免疫力,进而宣传成有“抗传染病”“抗肿瘤”等作用;“抗疲劳”则演绎为增强肾功能,并配上暧昧的字眼和图片,从而隐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

渲染治疗效果

本来,按照规定,保健食品的宣传不得使用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也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但实际上,一些保健食品在宣传时,不但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词语,还经常用一些绝对性语言,如“安全、不反弹、无毒副作用”等。为了引导人们认同其“治病疗效”,生产经营者还会组织一些所谓的“公益活动”,如评选减肥明星、抗癌英雄、健康老人等等,让这些人现身说法,并借助媒体进行报道,这样,在消费者心目中,一些保健食品的功效比药品还要“神奇”,还要有效,从而受到误导。

组织义诊咨询

目前,一些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为了给消费者树立一种权威性,往往会与新闻机构或一些协会、学会联合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健康教育讲座、免费检测等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会买通一些医学专家或所谓的“医学专家”,进行保健食品的推广。同时,他们会进行一定的“攻关”,使这些本来很平常的活动被新闻媒体大篇幅报道。借助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推销了产品,而且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治疗效果”的认同感。

依托名人效应

现在是一个策划的年代,产品要打动消费者,就要靠策划,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保健食品却借助策划,大肆进行虚假宣传,相声演员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广告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一些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不看重产品研发,甚至不看重产品质量,看重的是广告策划,他们通过策划,请一些文体名人或医学名家为其说话,为其代言,销售量就大幅攀升。而受害的却是消费者和保健品事业!

面对这些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招数”,目前,作为消费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适当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以识别其广告的真假,以免上当。如根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必须标明保健食品产品名称、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识、保健食品不适宜人群;保健食品广告中必须说明或者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出现。如果发现保健食品宣传不是这样,就要警惕起来。

编辑:佚名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