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 食出营养 >> 正文

食出营养

春末夏初 温补阳气祛湿邪
江苏消费网 (2016-05-06)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张鹏

  换季的时候,由于气温、空气的湿度有所变化,所以人容易生病。特别是每年春夏之交,空气中的湿气较重,当湿度过大,就会危害人体健康,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邪,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导致脾胃受困出现运化失常。同时,随着气温攀升,给人们带来燥热,所以春末夏初的时候更要注意养生保健。

  饮食调养升阳气

  因为春天阴消阳长,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平时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饮食上则不要吃过多寒凉的食物,若有明显的上火迹象如口苦、喉咙疼痛则可泡些金银花茶饮用。

  在春夏之交,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小白菜、西红柿、油菜等蔬菜;柠檬、苹果等新鲜水果,可以抗病毒。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苋菜,具有保护上呼吸道黏膜及增强呼吸器官上皮细胞功能的功效。而食用如芝麻、菜花等富含维生素E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春夏之交是肝火最旺的时期,肝的疏泄处于一个最旺盛的时节,因此要特别注重养肝、护肝。肝火旺会对脾造成影响,会造成脾胃虚弱病症的出现。因此,饮食适宜选择性温之品,少食酸涩食品。在饮食口味上,可以选用清淡可口的,少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气温多变勤换衣

  春夏之交,温度上升明显,但天气还是会忽冷忽热,专家建议在这种天气变化无常的时节,衣服不要脱得太快,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子,更要注意保暖。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养生应随着四时的寒热温凉变化,做恰当调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此,随着早晚温差逐渐缩小,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减衣,不要早晨的厚装到了中午仍捂在身上,弄得满身大汗,这样反而容易着凉。此时着装应以穿衣不出大汗为原则,衣服递减的顺序应由上而下,既养阳又收阴,与大自然保持协调一致。同时专家指出,此时要留意下身保暖,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年轻女性,不可过早地穿短裙、短裤。因为下身受凉后,容易招致痛经、白带增加、盆腔炎等疾病的发作;长期被冷侵袭,还会招致身体气血不畅,如酸麻胀痛、活动受限等。

  早睡早起勿熬夜

  要安排好起居,逐步调整作息时间,循序渐进地向早起早睡的生物钟点过渡,并注意午间的小憩,以减少机体消耗,恢复大脑皮层的疲劳。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即强调早睡早起。专家认为,春夏之交,太阳出来比较早,6点天就亮了,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在这时起来迎接朝阳,以提升人体内的阳气。春夏养生睡眠很重要,应当在11点前睡觉,这时候睡眠人容易进入深睡眠状态,获得良好的休息。此外,还要注重午间小憩,减少机体耗费。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