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 行业聚焦 >> 正文

行业聚焦

三元巨亏探因:整合不成功 收购三鹿成业绩包袱
江苏消费网 (2014-02-21) 来源:人民网-中国网
阅读:

  中国网财经220日讯(记者 安吉罗)三元股份1月中旬发布业绩公告称,2013年经营业绩将出现1.85亿元至2.15亿元的亏损,而根据三元历年业绩公告,2009年收购原三鹿乳业资产后,旗下子公司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河北三元”)持续亏损。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产能渠道等整合不成功,河北三元对于三元股份来说已经成为业绩包袱。

 

  河北三元连年亏损 成公司业绩“大包袱”

 

  三元股份此前发布的2013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因原辅材料涨价及投资收益下降影响,公司年度经营业绩或将出现-1.85亿至-2.15亿元的亏损,而从2013年一季度开始,三元股份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三季度财报显示,201319月,公司已经亏损8658万元,第三季度便达到4854.58万元。

 

  与三元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几家内地乳业上市公司的业绩纷纷飘红:贝因美此前发布公告,预计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5.6亿~8.1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0%60%;伊利股份22日晚间公告,预计2013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会增长80%左右,实现净利润超17亿元;光明乳业虽未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但综合27家机构预测结果,光明乳业2014年净利润或将达7.0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27.81%

 

  面对类似的市场环境,虽然成本日渐上升,但是别的乳业上市公司依旧有钱可赚,而三元股份成为亏损的“独一家”。除了三元公告中提到的成本上涨、投资等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三元吸收三鹿破产后遗留的50亿元资产,望借机实现大跨越,但从目前来看,三元显然未能如愿,反而因整合不力备受拖累,使公司业绩出现“后遗症”。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令曾经的中国乳业巨头三鹿乳业集团破产;2009年,包括三鹿的工厂在内的核心资产被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以6.1650亿元收购。收购之始,三元对形势的估计持乐观态度。200932日,收购三鹿前夕,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三元股份董事长张福平表示:“三元的目标是进入中国乳业前三名。”当时,对外公布销售额在百亿以上乳企只有伊利和蒙牛,三元当时是25亿,三鹿为105亿。将三元和三鹿的销售额简单相加之后,三元的销售额预计也会在百亿以上,可以排在前三名。

 

  “然而,收购一个企业哪有这么简单,三元后来的经营业绩状况就是最好的说明。”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说。资料显示,2009年,三元收购三鹿第一年,净利润亏损1.28亿元,其中河北三元亏损1.37亿元;2010年仅有7000万元的净利润,相比于伊利8个多亿、蒙牛14个多亿的净利润显得并不明显,而河北三元的亏损达到-1.55亿元;2011年,则又亏损9948万元,其中仅河北三元就亏损8000万元。而根据三元股份2013年半年报,运作原三鹿资产的河北三元上半年亏损581万元,这已经比2012年同期的逾1300万元亏损大有好转。

 

  由于河北三元连年亏损,从2010年开始,“三元收购三鹿是一个败笔”之类的言论开始流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中国网消费采访时说,河北三元的整体业绩不是太好,对于三元股份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包袱。他此前曾表示,从2008年到2013年,三元所收购的三鹿工厂始终没有发挥应有功效,其最近几年的收购和投资都是败笔。

 

  整合缓慢致三鹿产能利用不足 渠道亦待加强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石家庄市和平西路河北三元总部灰色的大楼前,已经全然没有了三鹿的痕迹。2008年之前,这里曾是三鹿一厂,现在一半被三元作为自用办公楼,另一半同样属于三元资产的楼层已被三元租出去,以增加收益。有评论称,从某个侧面来说,这恰如三元整合三鹿的结果,由于销售市场不得力,无法开足全部产能,不得不依靠租厂房、租库房等方式来增加营业外收入,以此来填补整合三鹿50亿元产能所付出的折旧费、维修费用、管理费用、人员成本等各项费用。

 

  据了解,三元对三鹿整合中,最初的主要工作是整合原先三鹿的资源为自己所用,由于原来三鹿的产品结构和三元存在很大的不同,三元以液态奶为主,而三鹿过去以奶粉为主,三元走的是中高端路线,而三鹿相对低端。因此,三元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战略去调整就需要时间。

 

  一位原三鹿员工也曾透露,重组三鹿后,三元开始重点布局液态奶市场,不过在蒙牛、伊利的快速推进下,三元液态奶市场一直未有起色,目前三元收购的三鹿核心工厂产能恢复不足50%,主要是原三鹿三厂、六厂等工厂在生产,其他工厂都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而三鹿倒下后,石家庄的奶业格局也在重新洗牌,一些石家庄本地二线品牌如君乐宝、新希望旗下的天香乳业等,迅速抢占三鹿倒下后腾出的市场空间。而虽然承接了三鹿核心资产,但三元未能接下三鹿的原有市场份额。“三聚氰胺”事件后的2009年,蒙牛、伊利、光明全面扭亏,营业收入增幅从7%68%不等,唯独三元股份因整合三鹿破产资产而出现1.29亿元的亏损。目前,伊利、蒙牛已占据河北70%以上的市场份额。

 

  陈连芳分析称,由于成本的上涨,三元的液态奶收益早就只能保本了。而收购三鹿,三元是希望借此打开自身高附加值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以改善主业业绩。

 

  接手三鹿当年,三元便利用三鹿的设备和员工在原地生产出了第一批奶粉,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三元在奶粉业务上是一个“门外汉”,虽然三鹿此前在婴幼儿奶粉板块已取得很好的认知度,但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三鹿的品牌优势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一个“坏品牌”的靶子;另外,在收购三鹿这一全国性品牌之后,如何进行全国布局,三元也未能及时做好规划。

 

  前述三鹿员工表示,三元接手了三鹿原有的7-8家核心工厂,这些都是三鹿的优质资产,加上三鹿现成的渠道,这些优势三元都占全了。但至今三元并未能实现之前的预期。三元收购三鹿后,一直到2年多后的2011年才进行了一次大的梳理,发布新的品牌LOGO、品牌主张与品牌理念等。

 

  他认为,整合进程太慢了,由于三元本身的国企体制,决策制定过程非常漫长,需要层层审批等,虽然有多个事业部,但决策权仍非常集中,事业部独立运作的空间并不大。这样每一个板块对经营规划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相对较弱,很多事情还是要回到总部来探讨和决策。

 

  三元内部人士对此则表示,三鹿的奶粉业务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而三元把奶粉业务定位为中高端,因此,“收购三鹿之后,不是说它们的渠道和人员我们立马就能用,我们要重新调整。要让三鹿的人从之前做低端奶粉向做中高端奶粉的意识进行转变,是需要时间的。”

 

  “由于三元认为三鹿婴幼儿奶粉品牌受损,并没有大幅投入毛利更高的奶粉市场,主要以三元自有品牌操作,直到2012年才开始重点布局,不过年营收才2亿多元,远不及三鹿高峰期的40多亿元,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等几个区域市场。”该人士称。

 

  在陈连芳看来,三元近几年的财务报表都是靠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苦苦支撑,比如跟麦当劳、八喜合作的项目,而其主营业务在市场上的表现实在不佳。原来的优势液体乳早已被几家大品牌挤没,固态奶虽然奶源信得过,但是毕竟是国产奶粉,难被消费者认可,其奶粉市场主要还是在个别地区的二三线城市。

 

  此外,据知情人士描述,三鹿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其手下经销商或潜逃或四处告债,或转向其他品牌,不敢再代理三元,而代理三元的经销商,因为各种原因也一直没有盈利。“提起三元,还会有人想起三鹿,这总让我们这些人感到不自在。”郑州某经销商这样解释。

 

  三元奶粉获国家扶持 “不良资产”或能盘活

 

  对于连年亏损的河北三元,宋亮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打包卖掉或上市,但他也对中国网消费表示,在现在的条件下很难卖一个好价钱,这样的不良资产最好是卖掉。

 

  陈连芳则建议三元把对外投资的项目都理一遍,把能驾驭和有希望转好的进行排序分析,对于(业绩)说不好的赶紧卖掉。“收购河北三元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这么多年一直在贴钱进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趁他还有个好价钱的时候赶紧卖掉,这是一个政府性的错误,如果不是三元而是蒙牛伊利来运作可能就不会这样。”他对中国网消费强调。

 

  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不这样认为,“三鹿当时是连续十五年奶粉的产销量第一,留下的摊子非常大。三元在接手之后,管理成本、处理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大笔投入。经过‘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整个三鹿基本框架都崩塌了,其在企业文化和管理上的融合需要时间,所以刚开始我们认为亏损也属于正常现象。”

 

  据袁运生透露,随着几年的逐步恢复,三元整体来说可以达到“不怎么亏损”,甚至有一些业务也出现了盈利的。

 

  在三元股份副总经理吕淑芹看来,收购三鹿后,当年的三鹿优势资产已经在三元发挥作用——扩大了三元的产能、市场份额等。加之整合之后,三元的奶粉业务产销量及市场份额都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2013年已达到超过100%的增长。

 

  但对于三元股份是否将进一步利用河北三元的奶粉产能助力公司业务,截至发稿时,三元股份尚未回复记者采访。(中国网财经中心)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