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不绝于耳:食品添加剂滥用,江苏瓜农因使用膨大剂致西瓜爆裂,以及之前有关有机肥重金属超标的报道等,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特别是农产品安全的隐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民众的神经,也促使政府不断加力整治。从高层严词痛批行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强调“重典治乱”,到各地各部门紧密部署,强调政府监管职责。全国上下正在打响一场史上最严厉的“餐桌保卫战”……
食品安全突显农资深层问题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农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不顾自然规律,冒险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这或许会带来短期好处,但事实证明,从长期来看,有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更严重的破坏。一些学者、专家及政策制定者开始反思此前化肥、农药之于农业的意义,重新思考农业技术、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农业生产应该更生态,技术的运用也应该遵循大自然规律。如今我们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得自拔,专家呼吁,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涉及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关注重点。据2010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宋稳成博士公开的中国食品农药残留标准显示:发现我国现有的农药残留标准仅有807项。而相比之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差距之大,令人惊愕。
一份食品,从田野走向餐桌,按中国现有的规定,要经历农业、卫生、质检、工商、进出口、药监等六部门的监管,为何还屡有问题蔬菜事件发生?擅用高毒、不达标的农药显然是违法的,为何中国对农药残留的治理长期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
一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农药进入市场后大致经历以下流通环节:原药提供商——制药生产厂家——农药批发商——农药经销商——农户。而在农民买入农药之前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规定来限制厂商经营资质。可以说,监管在所有环节中的把关不可或缺。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监管程序很多,但源头监管若有若无、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农药安全预防体系缺失、“最后一关”形同虚设,导致农药从田间到饭碗的过程中仍然隐藏了太多畅通无阻的“绿灯”。
与农药一样,随着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有机肥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作为产业悄然兴起。其产品来源可谓五花八门,如城市垃圾、粪便、腐植酸、造纸废渣等,而选择哪种原料则直接决定了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含量。
目前,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污染环境。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曹一平教授提出,有机肥资源起到了双面角色,如果不挖掘它的正面作用,其负面作用就会抬头。发展有机肥产业利农、利民,要站在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立场上来考虑行业的发展。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中心主任张树清结合产业化升级和企业发展过程表示:“有机肥从标准上来讲基本上已经有了产品技术指标的约定,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一些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这块还有待深入研究。”
道德问题挑战产业规则
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监管部门与企业扮演着承担责任的重要角色,而百姓则往往是受害者。近日,温家宝总理针对食品安全发表的一番谈话发人深省:“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任启兴也曾谈到:“除了食品质量检测体系还不完善、打击力度不够、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原因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状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机制,加之相关法律不健全,导致部门之间出现体制不顺、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监管不到位,执法主体缺失等现象,在某些领域形成了执法真空和漏洞。”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市场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农业产业的发达,参与到这个产业中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越来越多。在从业者的逐利心态下,分工细化环节剧增的后果,除了使得“原生态”产品逐渐消失外,还可能导致“出事”的几率剧增。因此,监管部分的责任便凸显重要了。
“食品安全的失控跟中国本身的管理体系有关。”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吴加伦指出,与多头并出的中国体系相比,美国农药管理只有环保局、农业部、FDA三个部门协调配合,分工明确,而中国的农药使用几乎多部门管控又毫无限制,什么人都能去卖。除了没有相关知识外,一些农民即使过量使用的危害,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也很少会去考虑后果。
“当前基层农资市场,各类农药、化肥产品可谓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而农民一般缺乏辨别农资产品真假的能力,都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好产品推广难,不畅销,而山寨伪劣农资却以低廉的价格大行其道,坑农害农,不但农民苦不堪言,也为农产品高毒农药残留问题埋下了隐患。”谈到食品安全,山东省安丘市农资经销商汪桢委有些忿忿不平。
“科学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纳入农药严格监管”……无论专家如何解释和安抚,“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剂”之祸已让不少消费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对此,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昊告诉记者:“调节剂混用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以肥代药现象普遍,很多肥料宣传具有生根、矮化等调节剂才具有的效果,这不符合科学道理。”他们认为,肥料随便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正是这样的厂家搞乱了市场。
“从食物链的角度看,肥料作为农作物的粮食,肥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保证,把好肥料质量安全这一关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说:“对于肥料中可能含有的有机及无机有害物质,通过食品链进入人体的危险性及防治对策的研究,不仅是肥料质量和安全需要,更是食品安全的需要。”
严把质量监管细节“准入关”
面对持续“发酵”的食品安全局面和消费者的担心,近期国家特别召开了高级别的食品安全专项会议,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要求: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1年,由环保部牵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编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公布时间指日可待。
“家家都种卫生地,化肥农药除草剂”,这句农村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农业生产的源头已经实现了“化学化”。“问题食品”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日增,越来越隐蔽,也越来越难以查处;二是源头越来越靠近上游,往往与原料、辅料甚至辅料的原料直接相关,随着生物链的延伸,下游产品之“毒”可想而知。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努力形成一套系统的事前管理和防范机制。要从推行标准化、强化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到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以及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方面,把工作做在平时、做在前面,变被动的“事后救火”为主动的事前防范。这样,才能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真正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认为,一方面,农药属于功能性商品,农药销售商不能简单销售了事,应当指导农民根据农田墒情、病虫草情、作物品种、气温等具体情况选择施药时机以及农药品种组合;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培训农民,引导其按照合理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科学选购和施用农药,形成标准化生产习惯,既减少用药成本,又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商照聪也表示,加快肥料质量安全的标准化工作,是应对肥料质量安全问题的有力措施,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包括行业管理和质监部门共同努力,发挥应有的监管、组织和引导作用。扶持鼓励企业开展前瞻性肥料安全科研工作。建议在有机肥料质量安全指标检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组织联合攻关项目,提升我国肥料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一手抓农资经营,一手抓产品使用。”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昊说,农资市场亟需开展大规模的整理活动,让优良农资产品得以畅销,给基层零售商提供产品选择新渠道,让农民买到放心肥、放心药。
此外,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告诉记者,作为农产品安全入市的最后一道关口,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检测力度,扩大入市农产品抽查检测的样本量,提高检测设备水平,密切关注产地环境变化,严格把住食品安全“准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