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日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俗称“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依然保留其中,这再次引来业界关注和讨论。此前,粮食部门及不少生产企业建议在面粉中停用过氧化苯甲酰。对此,据权威人士透露,卫生部在对全国政协的回复中提到,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正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撤销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处理剂及其相关配套政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介绍说,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首要目的是增白。由于面粉中存在胡萝卜素,影响面粉的色度,过氧化苯甲酰能够与面粉中的水分结合释放出游离氧,通过氧化胡萝卜素的方式起到增白面粉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效果在80mg/kg至100mg/kg以上时,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允许使用量为60mg/kg。与此同时,刚刚生产加工出来面粉,需要经过“熟化”过程才能具备最佳口感,过氧化苯甲酰的作用不只是增白剂,还是面粉加工的熟化剂。如果不添加过氧化苯甲酰,面粉的自然“熟化”过程可能需要增加十几天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面粉增白剂的存废之争已持续了20多年,一方是以卫生部为代表的“主存派”,一方是以国家粮食局为代表的“主废派”。争议的焦点是增白剂“安全”之争。“主存派”认为,迄今为止,医学研究没有证实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可以给人体造成明确的损害。过氧化苯甲酰被许多国家用作面粉处理剂,而且多数国家最大允许使用量高于我国。例如,加拿大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菲律宾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日本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300mg/kg;美国要求“按生产需要添加”,竟然未给出最大添加量限值。“主废派”认为,过氧化苯甲酰毕竟属于化学品,若过量使用会影响人体健康。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禁止在糕点、饼干等食品中添加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酰在人体内的主要的代谢产物是苯甲酸,而糕点、饼干的主要原料正是面粉。这种化学物质对面粉只有增白作用,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面粉的质量,没有添加的必要。
目前,我国有面粉加工企业近4万多家,在消费者以面粉的“白”作为其质量评判尺度的情况下,致使不少小型面粉加工企业悄然提高了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而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受政府监管的力度和概率都很高,在市场竞争和遵纪守法之间经常处于两难境地。在面粉生产加工过程中,过氧化苯甲酰是在面粉产出过程中被添加的。面粉和粉状过氧化苯甲酰之间十万分之几的添加比例,经过有限的搅拌,很难达到均质的程度,其增白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小型面粉加工企业硬件配置通常较低,增白效果不满意便增加使用量,直至超标。
郝凤桐表示,任何化学品的安全性都以剂量为前提,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影响人体健康。过氧化苯甲酰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有确切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以过氧化苯甲酰40毫克涂抹于小鼠皮肤后,存在促进恶性肿瘤发生的倾向。但是应当看到,迄今为止过氧化苯甲酰的任何危害效应,其接触剂量都远远超过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剂量。消费者选购面粉时,不应以颜色白作为评判优劣标准,选择颜色较黑的全麦面粉更有益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