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时下,消费者到餐馆就餐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已成为习惯,那么打包餐盒质量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教授透露,近几年,我国每年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大约150亿个,而合格和不合格产品大约各占一半。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餐盒市场合格率较高,能达到70%以上。而不合格的产品主要包括,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发泡餐盒,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生产的劣质餐具,还有打着环保、降解字样的假冒餐盒。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发布禁令10年仍销售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因火灾隐患大、遇热易中毒、回收利用难、腐烂降解难和填埋焚烧难,被列为我国产业政策的淘汰类产品。”董金狮教授介绍说,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实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但时至今日,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仍有许多企业继续生产和销售,有些发泡产品中加入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掩盖杂质,还有些企业加入有毒色母料把发泡产品染成黄色。
上世纪80年代,使用聚苯乙烯制成的一次性发泡餐盒在火车上迅速普及。生产这种一次性餐盒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有50%以上的利润率,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生产。近年来,我国已研制生产出聚丙烯类、淀粉类、双降解塑料类、纸浆模塑类、植物纤维类、纸板类以及复合材料等各种各样的快餐用具。但由于与发泡塑料餐具相比成本高出很多,受巨额利润驱动,很多企业还是愿意铤而走险生产发泡餐具。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和发泡剂。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聚合物,在达到6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游离状态的苯乙烯单体以及一些有害物质迁移出来,对人体形成伤害;发泡剂一般使用易燃气体如丁烷,易于引起火灾;另外,一些违反国家标准生产的外卖饭盒,盛装加热的食物时会产生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在发泡饭盒原料中使用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废塑料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损害。
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成本可降低2/3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980多家一次性餐饮具生产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量流通。有些企业只取得了一种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却在多种产品上印制许可证编号,欺骗消费者;有些企业获得许可证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甚至使用来源不明的废塑料。
董金狮指出,在餐具生产中原料成本所占比重最大,使用食品级的原料生产餐盒是安全的,而不法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会用工业原料或者废塑料生产餐盒。目前每吨聚丙烯原料在1万元左右,如果使用工业原料或者废塑料每吨成本仅为5000元左右。如果再使用大量添碳酸钙、滑石粉等辅料,原料成本还能再降低一半。目前,质量较好的塑料餐盒每个成本至少在0.15元以上,而每个劣质餐盒的成本可降低到5分钱以下。如果长期使用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有毒有害物质将溶入食物中,可导致使用者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统病变,可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者还会导致胆结石、重金属中毒甚至细胞癌变。
近八成的可降解餐盒为假冒产品
2009年12月1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实施。该标准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限定范围为“以各种热塑性材料制作的一次性餐饮具”,剔除了原标准中适用的纸质餐饮具及光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并明确规定淀粉基餐饮具的淀粉含量不得小于40%,生物降解餐盒的降解率不得小于60%。
董金狮表示,《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首次制定了一次性使用塑料餐饮具国家标准,结束了过去不可降解餐饮具无标准可依的混乱状态,减少了每个企业必须制定企业标准的麻烦。该标准首次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承认了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的合法身份,对可降解塑料餐具也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减少了过去企业盲目宣传推广降解塑料餐饮具给市场带来的混乱。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调查统计,目前市场上有近八成的可降解餐盒为假冒产品。从成本上说,可降解餐盒每个成本为0.2至0.25元,而假冒可降解餐盒每个成本仅为0.07元。由于生产成本相差三四倍,加上一些制造商瞄准了消费者青睐可降解餐盒的心理,用废弃塑料制成的餐盒冒充可降解餐盒,从而造成一次性餐盒市场鱼龙混杂。
怎样辨别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呢?董金狮提醒消费者,劣质塑料餐盒内壁粗糙,手感发涩,摸上去软绵绵的,轻轻一撕就会破;对光照射,盒面材质内有明显不规则小黑点,一折会出现白色蜡印;闻上去有刺鼻的味道,甚至刺眼睛;遇热会变形,还存在渗油渗水现象;撕裂后放入水中容易下沉,而合格产品比重小于1,不会下沉。此外,打包餐盒属于食品容器,必须贴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