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育资讯

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
江苏消费网 (2019-05-2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图一:孩子在家看视频。

  

 

  图二:高铁上孩子在看视频。

 

  ■本报记者 武晓莉 文/摄

  在北京开往南京的高铁上,一位年轻妈妈把衣服铺在脚前的地上,把孩子放在上面。没等孩子开始闹,就快速拿出一个iPad塞过去。“看动画片吧。”她说。于是,长达约2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亲眼看着这个1岁半的孩子一直坐在地上看动画片,而妈妈也在座位上自顾自地玩着手机。

  把宝宝交给电子产品以图省心,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过早使用或频繁接触电子产品,会对儿童的语言、视力、心理发育等造成不良的影响。心理学家建议,千万别让电子产品当宝宝的保姆。尤其是孩子3岁前要尽量少接触甚至不接触电子产品,3岁后尽量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电子产品成哄娃“法宝”

  在西安北三环建材市场,一个地板档位,两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看手机里的电视剧,家长在一旁招呼顾客。

  湖北仙桃的公交车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拿着手机旁若无人地刷抖音,一边哈哈笑一边随着画面扭动。

  杭州某公园,坐着宝宝车的孩子玩着手机,推着他的妈妈正四处张望……

  这都是记者随意看到的画面,实际上,让电子产品代为看管孩子尤其是幼儿的现象比比皆是。

  记者发现,年轻一代的父母除了自己本身就是电子产品的深度用户外,为了避免孩子吵闹,常常把电子产品当成哄小孩儿的“法宝”。对孩子来说,电子产品的动态画面、热闹的音响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确实可以起到让他们不哭不闹的作用。

  生理危害不容忽视

  幼儿过早或者长时间使用、接触电子产品,会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危害。

  首先是对视力的危害。北京儿童医院原眼科主任于刚指出,手机、iPad多是动态画面,眼睛不停地跟着荧光屏来回移动,调节辐轴频繁,调节瞳孔的睫状体肌肉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过强的光线会让人疲劳。如果玩的时间较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易产生视力疲劳,造成调节性近视甚至加重真性近视。可能会因视疲劳引起假性近视,进而出现真近视。频繁使用电子产品还可能造成近视发病年龄的前移和近视程度的加深。

  而3岁之前是幼儿视力快速发展期,于刚特别提醒,儿童在3岁前不应接触或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

  此外,玩电子产品造成幼儿姿态不良导致发育问题,乃至引起肌肉骨骼等退化时间提前,使某些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提前发生等,也都是有研究依据的。

  心理危害影响一生

  “家长觉得省事,其实带给幼儿的不良影响是深远的。”心理咨询师雁涵对记者说,“1岁以后这个时间段,是小孩子语言高速发育的时期。语言的发育,更多的是来自于互动,只有互动才会刺激孩子语言中枢的发育。”

  雁涵认为,对幼儿来说,如果家长纯粹丢给他一个电子产品的话,他是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主动选择。而且,任何机器与人之间是没有真实互动的,那孩子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沟通方面的培养和意识。这就会造成孩子长大之后不善于跟他人沟通,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且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内心情绪、状态。也就是说,在与他人之间互动的时候,会存在障碍。

  雁涵认为,对幼儿来说,电子产品还会导致他们的专注力不足。尤其是很多家长吃饭的时候给孩子一个iPad,这样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又有外在信息的输入,这不仅对胃肠功能非常不好,而且由于他没有专注地在吃,也不是专注地看,会导致孩子日后非常容易分神。因此当他进入小学以后,家长希望他很专心地做作业或者学琴什么的,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

  在雁涵看来,幼儿过早地玩电子游戏,还存在极大的心理隐患。她认为,0到6岁的小朋友特别喜欢打游戏,会形成一种心理逃避模式。通常家长有些强势时,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被看见、想法没有被尊重,因此他很容易逃避到虚拟世界中去,在其中寻求掌控感。还有就是游戏可以逃避失败,打败了可以重新来过,命丢了都可以满血复活。

  雁涵说:“如果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接触游戏,家长看上去是省事儿了,但孩子却无形中建立了这样的一个模式——他发现游戏的世界比大人的世界和真人的世界有趣多了,因为在那里他不怕犯错误,在那里他可以输了重来,他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他就越来越不想适应真实的世界。这样会对未来孩子的社会化产生极大的阻碍和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现在很多孩子人机互动的能力很强,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弱的原因。这是因为他形成了一个自我的孤岛。但实际上人是社会属性动物,每个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如果他从小只知道跟机器社交的话,那他长大之后跟人的社交能力就会非常弱。”

  孩子需要跟真实的人互动

  斯晓雪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也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她对记者说:“说到家长把儿童交给电子产品这件事,作为一个妈妈我首先想到的是,其实孩子是很需要跟真实的人去互动的,因为这样他才有可能去发展出主动性和自发性。电子产品都是应答性的,它给一个刺激,孩子会有一个被动性的应答性的反应。这样的过程其实对他整个一生的成长影响是不好的。”“你给孩子一根木棍,他会去发展出各种游戏,创造自己的幻想空间。”斯晓雪认为,对身心都正在发育期的幼儿来说,电子产品的问题是缺乏情感的自主性发展,是一种很“坚硬”的东西。“比如花开和枯萎,比如写一封信会哭,这些细腻情感的培育,是通过人的互动产生的,是机器无法给予的。”她说,“机器无法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丰富的主观世界,也没有办法去发展出自主性和自发性。而丰富的幻想、自主性、自发性,对其一生,不管是对于他事业的成功还是家庭的幸福,抑或是他自己能找到自我的这种自我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张宜贺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