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胡军
互联网教育领域持续升温,继阿里的淘宝同学、百度的作业帮、腾讯的腾讯课堂之后,获得了千万美金融资的新兴K12教育产品——K12作业平台作业盒子问世。
目前,K12在线教育的发展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课外辅导的机构,主要争夺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一类是面向公立体系学校的机构,打造能让老师和学生真正使用的教学辅助系统——作业系统。
那么,学生作业被互联网化,到底是喜是忧呢?
互联网教育瞄上作业领域
从去年开始,作业领域就挤满了竞争者:学霸君、作业帮、小猿搜题、学习宝、阿凡题等都在其中掘金,但商业模式基本还是围绕在公立学校课外,而以作业盒子为代表的企业,则直指公立学校的作业领域。“不客气地说,我是有担忧的,搞互联网教育的人并不是真懂教育的,他们可能会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粗暴地肢解为教学与写作业,以前都是从课外班上下功夫,尽可能地把学生的课余时间作为赢利对象,现在又看上作业这个领域,能是好事吗?”从网上了解到互联网企业准备进军学生作业领域的新闻,北京某小学二年级教师杜老师多少有些惊讶:“作业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领域,除了做题,还包含很多内容,不是简单的答案对错能解决的。这都能互联网化,那教育不就搞成工业流水线了吗?”
目前,以公立学校作业领域为主要市场目标的互联网教育企业普遍认为,作业是老师给学生开的“药方”,作业结果又会成为老师再次开具“药方”的诊断依据,衡量普通老师和优秀老师的区别在于“药方”是否能够“对症下药”,优秀教师的价值一定意义来说就是经验的积累。缺少客观的数据,名师也无法做到针对每一位学生精准地因材施教。“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大城市的学校,通过网络发布作业已经很平常了,以前都需要老师自己来编写、设置,工作压力比较大,如果由专业的系统来解决,可能事半功倍,”对于进军公立学校的作业领域,从事教育产品开发多年的北京某IT公司负责人要先生非常有信心:“如果有系统,学生在网上写作业的同时,不仅可以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甚至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这种模式有可能彻底颠覆传统的作业模式,是值得尝试的。”
作业分析大数据化利弊难料
据刚刚获得融资的作业盒子创始人刘夜介绍,作业盒子产品调研过程中接触的上百位老师里,尝试用excel记录、分析学生数据的不在少数,甚至学校本身也在积极探索用数据的方式指导教学。作业盒子首先改善的是老师批改作业的体验:移动办公,把老师从办公室和办公时间中解放出来;减轻批改量,选择题自动批改;海量题库资源,降低挑选题目成本;师生通讯,随时随地沟通交流。这些体验都是传统作业模式无法做到的。今年9月即将发布的作业盒子最新版本,还将实现为老师学生智能推题的功能,为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推荐的都是精确到题目的个性化组合。一方面是基于作业的场景,在恰当的时间推荐,一方面是基于作业的数据,推荐恰当的内容,未来,这种推荐还将拓展到各种形式的学习及辅导资源。
在进军作业领域的互联网教育企业看来,作业领域是个数据金矿:高频、连续、颗粒度足够小、完全个性化,通过接管作业场景,作业盒子可以获取到足够精细的数据,以题目为最小连接点,形成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分析的完整闭环。有了数据支撑,一个年轻的教师也可以达到以往名师凭借经验才能达成的教学效果,甚至更好。
“从目前企业宣传的信息来看,作业领域似乎有很多文章可做,但是,这样的系统其实是将师生关系进行了再次分割,真的好吗?”对于这一新兴的互联网教育产品,从事教育二十余年的安徽某中学副校长牛先生并不看好:“可能对大城市的学校会有更多尝试的机会,对中小城市,实际意义不会太大。而且作业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虽然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教学内容,但学生并不是完全靠写作业来增长知识的。”
据了解,题库类产品猿题库已经发布了老师端,正式进入公立学校市场。
传统教育面临碎片化植入
“现在都流行喊跨界,但教育能被跨界吗?教学可以,但教学可不是教育的全部,”对于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公立教育领域的新闻,从事教育研究多年的山东某中学负责人孙女士持中立态度:“确实也是个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的应用并不是很多,主要是懂教育的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不懂教育。”
调查发现,近年来,从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的线上发力,到各类教育软件和教育平台的陆续上市,互联网思维进入教育领域力度持续加大。“很显然,教育不会成为互联网社会的孤岛或者世外桃源,教育本身也在一点点接受互联网的影响,也确实需要变革。”对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山东某中学科技处负责人赵先生深有感触:“但是,直接切入公立学校最为核心的学生作业这个领域,行吗?当然,我们欢迎好的产品。不可否认,传统教育将受互联网化的冲击,但基本上还是碎片化的,局部的,非核心的影响,像作业这种领域,世界上其他国家好像也没有出现整个教育领域全面互联网化的倾向吧。毕竟教育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是批改作业这么简单的。”